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前者可以描述资本主义,后者后世戏称大白左圣母表。
但儒家主张跟随子莫执中,所谓中庸之道。结果,后世当官的,做事多是一套管而不理。
平日我管住你们这些平头小百姓,但饥荒灾难来临,那是朝廷的事,一个奏折呈上去便了事,好官我自为之。
又说皇权不下乡,但中国自古是农业社会,大部分人口都在农村,权力不下乡,那还不是跟没管理一样?
终于在天灾人祸之下,农民起义往往便出事在乡下,然后从乡村包围城市,造成一代代的皇朝迭代,兴衰交替。
但受苦的始终是平民百姓,不到最后亡国关头,皇室不会是受害者,百官更是喜迎新主入京。
别说后世那弄得家长要教导小孩千万别扶街上摔倒的老人这种让西方也要瞠目结舌的破事,在古代,各家自扫门前雪,除了自家宗族,对于外姓旁人,那是真的才不管你饿不饿死。
社会福利,恩养孤老这些事在大宋朝有过,但在大明朝,那是顾不上的。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才是正常,义子义女都是豪门富户官宦之家的奴仆婢女或家妓,否则为何养闲人?
朱太祖说是爱民如子,那是他的家天下思想,把天下臣民都当成他老朱家的奴才财产了,必须得好好养着,否则谁来养他们老朱家藩王们历代繁洐出来的千万子孙?!
说是爱民,实是全皆大明皇帝的奴才。
不用懐疑这些大明皇帝的面皮厚度,面皮不够厚心不够黑的,还真当不好皇帝这个角色。
朱太祖脸皮可是厚得不能再厚了,残忍也到了澈底,他敢把儿女亲家、手下大将剥皮实草,搞瓜蔓抄,把功臣良将势力杀个一干二净,还对自家儿子太子朱标说出那句为他削平荆杖上刺头,方便给他继位这种说话。
简直是人格人性的败坏至极点,比逃往漠北的元顺帝还坏上百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