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

第十五回《去了知府,来了节度》第九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吃过早饭之后,官军先锋部队在李棣引领之下继续向着龙崖寨方向望南行进。

这一天走得倒是快了,一路没有碰到妖精,一个上午平安无事走了三十多里路,中午时分来到泉崮山北面的一道山谷之中。

鲁南群山多有以崮为名的平顶山,在泉崮山东北面和西北面不远处就有另两座崮,东北面的一座叫做转崮山,西北面的一座叫做皮崮顶。三崮之间是层峦起伏的丘陵,有许多道山谷交错其间。官军沿着山谷穿行在草木葱茏的山岭之中,遥遥能望见三崮鼎立。看看日头正中,官军正要停下来吃午饭。不料在三崮周围的山林里都有吉义的手下人马,包围着已经闯进埋伏圈的官军……

虽说是埋伏圈,但实际上吉义手下人马只有官军的一半左右,大约二千五百人,这已经是总兵力三千多人之中所能集结的最大力量了。

在昨日五娥袭扰官军的时候,吉义调兵遣将安排伏击,在入夜之前陆续到位,准备在三崮之间打一场战斗。兵力这样部署——

在南面的泉崮山集结了主力千余人马,是由龙崖寨、抱犊寨、泉崮寨、黄山寨四寨喽啰集结而成。

在东北面的转崮山集结了来自裘庄、魏庄、张庄三个庄丁团的约五百名庄丁,另有来自黑山寨的百余喽啰。

在西北面的皮崮顶集结了来自南武庄、春霖庄、虎窝庄三个庄丁团的约六百名庄丁,另有来自红山寨的百余喽啰。

三群人马各自藏身在三个崮周围的山林之中,官军不能察觉。只因受到妖精威胁,谁敢分散打探?分散打探遇到那几个厉害的妖精,岂不是死路一条?于是官军没人打探,就像瞎子一样闯进吉义的地盘。李棣就像瞎子的拐杖,引着官军在山中绕来绕去行进,总之是向着龙崖寨去的道路没错。

李棣大致了解吉义手下人马的总数,估摸有三四千。王灵听了李棣禀告,不怎么放在心上,毕竟三四千乌合之众,怎能与三万正规大军抗衡?光是先锋五千人,就已经足够对付了吧。如果还不够,还有前军五千人接应,那可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精锐部队,加起来一万人打三四千,岂有不胜之理?

故此王灵身为大帅能够安心喝酒。中军与后军各五千人马如今都还在平邑县城附近,不着急开赴前线。王灵并不指望李棣能够引领先锋一举剿灭妖人吉义,只想着让他们去探探情况,了解了解妖人吉义屯兵在哪里?了解清楚之后,中军、后军、左军、右军可以分路包抄过去,那时才是擒拿妖人吉义的时候。

至于统领前军的三个将军米元康、曾巅、冯霸,倒是尽忠尽职,率领本部跟随先锋部队前进,保持约二三十里距离,如果先锋出事可以及时支援。

尽管兵力大占优势,前军部队并没有麻痹大意,反之一路上都在留神戒备,严防伏击。毕竟米元康、曾巅、冯霸三将都不是酒囊饭袋。尤其主将米元康是个文武双全之人,颇有用兵之才,心想凭着本部五千精兵进剿三四千乌合之众,如果不出问题那是必胜;那么问题可能会出在哪里呢?最有可能就是被伏击。伏击是山野草寇所能用来对付官军的最好办法了。尽管前面还有先锋部队,不过听闻妖人吉义诡计多端,说不定会放过先锋来伏击前军,不是不可能的。因此米元康命令本部小心谨慎,保持队列行进。

尽管米元康有谋,却也没想到吉义要搞的可不只是伏击,而是包围。

这可真想不到!毕竟兵家的常理,强大的一方才能包围弱小的一方。《孙子兵法》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别的兵书对于包围的说法也都大同小异,兵力占有很大优势才能包围嘛。

怎知吉义竟要用二千五百喽啰与庄丁,包围五千官军精兵。这种用兵之法是任何兵书上都没有的。

贾熙与吉义相处一段日子之后,夸吉义是个有望成大器之材,这可不是瞎夸的。吉义读书能够活用,不拘于书上所写,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这一点贾熙觉得非常好。有一个道理叫做“尽信书不如无书”,能成大器者不会拘泥于书本所记载的死理。

读书之道,第一是不能盲目信奉任何书。哪怕是再好的书,都不能当做永恒的真理来信奉。比如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本来是很好的书。可是腐儒一味推崇和信奉《四书五经》,结果后世就要出问题。旧的道理应付不了新的局面,盲目守旧就变成“食古不化”,贻害非浅。同理,哪怕《孙子兵法》是兵家圣典一般的杰作,也不能一味去信奉。有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后人应该自强不息争取超越前人,而不是把古人奉为圣人,一味盲从。要是千秋万代的后人都在古代所谓圣人所圈定的框架之内,因循守旧,无所进步,岂不可悲?

第二是要会灵活变通。任何书中所记载的道理只能是个概要,现实情况千变万化,所以即便是正确的道理,在现实中也有不同的应对方法,特殊情况特殊运用。比如兵家的常理:兵力要占很大优势才能包围敌人;战斗不应该投入全部兵力,应该安排预备队;这些都是正确的道理,但是实际运用时可以根据特殊情况来破例。正所谓“出奇制胜”,“奇”就是不按常理。

根据吉义的领悟,高明的用兵之道,就是“守正出奇”。首先要守正,知道常理,平时遵循常理;然后再出奇,在存在制胜机会的特殊情况下,敢于打破常理来收取奇效。

这个道理在吉义儿时读兵书时并不能领悟,但随着做猎人在山野里追逐野兽,自然就领悟到了光是看书所不能悟的实用之道。与山士贤结为兄弟之后,几经秉烛夜谈,互相切磋,更有突飞猛进的收获。到如今已经有了一套用兵之法在心中,只待实践验证,并且不断积累新的心得。

那么,吉义要用手下二千五百民兵,包围攻击五千人的官军先锋,而且其后面还有官军前军的五千人,如何做到?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凌云修真录
凌云修真录
凌云大陆,修真门派林立,各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也从未停歇,云家,在一场灭顶之灾中,唯有尚在襁褓之中的云飞,在忠仆顾安的拼死守护下,逃出了那片血海,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无知的螃蟹
葬魂天刃
葬魂天刃
葬魂天刃,一刃出鞘,斩破苍穹之巅!再挥一刃,大地崩裂,山河震颤!三斩之下,死亡如潮,无尽蔓延!热血激昂,升级练功,爽文盛宴,就此开启!...
西门冷血
三岁半读心,宗门除我都是穿越者
三岁半读心,宗门除我都是穿越者
三岁半的姜迎资质平平,师傅不喜,师姐不爱,受尽师兄刁难。为留在宗门,她每天比刘家村的老黄牛还累。全宗门下山历练,偶遇凶兽,师傅师姐师兄受了重伤。姜迎个子小逃过一劫,却不想醒来后他们全像换了个人。明明没有张嘴说话,姜迎却可以听到他们的声音。师傅:“疯了吧?心脏复苏啊!给人吃破麦丽素能醒?”大师姐:“呵……又是虫族的圈...
寒江泛舟
唯我这一剑足以
唯我这一剑足以
血色浸染了刘子云的半边视野。剑锋从师兄后心透出的寒光,与沿着青衫蜿蜒而下的血线同样刺目。那只总是揉着他发顶的手正死死扣住岩缝,白玉似的指甲迸裂成血色残月。他眼睁睁看着师兄的脊骨在罡气中寸寸碎裂,像一尊被铁锤击碎的青瓷观音。"小乙..."沾血的唇齿间溢出气音,垂落的左手却突然迸发出最后灵力。玄天幽冥阵在刘子云脚下骤然...
刘子云
孤鸿破苍穹
孤鸿破苍穹
凌寒握刀的手在抖,破铁片似的唐刀“孤鸿”引来满堂哄笑。>宗门大比上,他使出了三式残缺刀法,刀光如雪崩般撕裂了所有天才的骄傲。>“刀中封印,需以血解。”古墓遗言让他遍体生寒。>雨夜断崖,他斩落昔日恩师——武林巨擘的头颅,血顺着刀身裂纹渗入。>孤鸿寸寸碎裂,星砂流淌,苍穹之上竟有巨眸睁开。>他回身,撞见苏晚晴含泪的眼:...
星光入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