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渊陆玉婉

第12章 年前诸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时院子里已经围了一圈的人,大人孩子都有。

小孩子们每人手里都抓着一个小饭团在啃,一边啃一边笑一边看。

见蒋家大哥抱着妹妹出来,忙给他们让了一个最好的位置。

蒸好的香稻米饭黄灿灿的,粒粒分明。

倒进专门的大石臼里,三个壮汉拿着木锤子,轮番对锤,一边锤一边翻一边“嘿哟嘿哟”的喊号子,十分有节奏。

这活儿是极需要经验和力气的。

三个壮汉打了一会,便又换了另一组人上场,轮换着锤,前后打了约有二刻钟左右。

石臼里的香米饭便被彻底打成了细腻的米面团子。

这时便有年长的婶子们,端着干净且刷了一层油的竹簸箕过来。

将打好的米面团装进一个大漏斗一样的装置中,用一个梯形木锥子往下压。

米团从漏斗下方的圆管里被挤压出来,就成了规则光滑的圆柱型。

再用干净且沾了水的剪刀,按一定的长度一段一段剪下来,摆放在专门的木板上晾起来,这年糕就算是成了。

刚打出来的年糕是最好吃的,又香又糯,Q弹有嚼劲。

但因为这东西金贵,即便是围观的人群再馋,也做不出主动讨要的事情来。

倒是老胡氏,主动让人剪了些短棒儿给围观的孩子们分了些。

糍粑和年糕差不多的做法。

上好的糯米蒸熟,在石臼里舂成细腻的米面团子,之后掐成小孩拳头大小的剂子,再按压成形即可。

米果子的做法,要复杂的多。

糯米泡过之后,洗净,沥干水舂成粉沫。分五分之一出来,加水和成米面团子,按压成饼,再放到熬煮好的红糖浆里煮熟。

煮好的面团连同糖浆一起倒入剩下的米粉堆里,和成数个十多斤重的大米面团子,放置两刻钟发酵。

接着用擀面锤擀成一厘米左右厚度的大面饼子,用专门的比尺比量着切成五到七公分左右的面条。

再用剪刀剪或是用刀切成一厘米左右宽度的小条,洒在案板上晾干水汽,最后下油锅炸。

整整一天,蒋家的院子里都是异香扑鼻。做好的年糕糍粑和米果子摆满了蒋家的三间厢房。

晚饭后,蒋老头和老胡氏喊了三个儿子儿媳坐在一起,开了个家庭会议,商量着送年礼的事情。

大家你言我一语,在喝光了两壶茶水之后,总算拿出个合理的章程来。

第一个是族人的年礼。

蒋氏族人47户。加上里正,赵六指、齐豆腐和杨婆婆家一共是51户。

这些人家,每家送五根年糕五个糍粑,这加起来就是一合。另外,每家再给一斤米果子,二斤肉。

这些年,蒋家没少受亲朋和族人的帮衬,如今自家也算是起来了,自然也不能忘了大家伙,否则就是忘本。就比如赵家。

赵六指同蒋文渊是发小,比蒋文渊大两岁。

小时候村里一帮熊孩子同外村的约架,他那会是孩子头,帮蒋文渊扛了不少揍。后来也多有帮衬。

他家田地少,农忙时看到蒋家忙不过来,也会时常过来帮把手。

每每有好事,也不忘给蒋文渊留一份。因此,蒋文渊很是记他的情。

如今自己日子过好了,自然也不会忘了帮他扛过揍的兄弟。

比如齐豆腐家。

齐家虽是外来户,但因为有一手做豆腐的好手艺,日子过的并不差。

十多年前,蒋老头得了重病,需要一味极其昂贵的药材救命。

老胡氏带着三个儿子借遍了族人,仍然没有凑够药费。

齐豆腐听说后,主动上门借了一笔银子给蒋家,这才凑够了药费。

因着这份恩情。蒋家对齐豆腐家也格外礼遇。

至于杨婆婆家,纯粹是顺手的事。孤儿寡母的,实在不易,能拉一把是一把吧。

第二个,是三位亲家,和蒋文喜的师傅家。

这四家,每家两合年糕两盒糍粑并五斤米果子,五斤红糖,并一整匹细棉布,一坛子十斤装的酒,并十斤猪肉和二斤上好的茶叶。

陆氏娘家因为既是姻亲,又是七个孩子的先生,便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了一倍,这些蒋家大房和二房都没有半点意见。

至于老胡氏的娘家。兄嫂去逝后没两年,唯一的侄儿也病死了。

侄媳妇带着才三岁的侄孙改嫁,从此了无音讯。不提也罢。

第三个,便是县令大人,县学的先生、山长、学政和几位上了礼的乡绅府里。这几家年礼要更重一些。

蒋家虽说出了个举人,但到底根基浅薄,无论怎么拼凑,都是些寻常土仪。蒋

家也没觉着有什么不好,大大方方的有什么送什么。

一来符合蒋家的身份,二来免了蓄意攀附之嫌,反倒两下心安。

次日腊月二十七。

天刚亮,蒋文康带着长子蒋禹江,蒋文渊带着儿子蒋禹川套了月前新买的大骡车,赶往县城。

骡车上除了送往各家的年礼,还有蒋家的三妯娌及蒋禹清这个奶团子。

至于蒋文喜则带着家里其余的几个小子,挨家挨户的给族人送年礼。

骡车的速度很快,到达城里的时候,将将辰初。虽则时间还早,但因为将近年关,城里已经十分热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跟绝美领导一夜后
跟绝美领导一夜后
杨光的靠山出事了。从此他失去了依靠。然而。在他为此郁闷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搭救一位女上司却带他平步青云……...
高楼听雪
双穿亮剑:小七八千玩得欢
双穿亮剑:小七八千玩得欢
世上最难处的关系不是婆媳,而是父女!尤其是70后,80后,家里的女娃,哪个不是家里的小祖宗?还有当爹的,那个不是孙子。这既是爹和女儿,又是孙子和祖奶奶,的感觉,唉,一言难尽。看看,看看,这里有个50多岁的大胖子,叫李八千,居然穿越到了亮剑,成为了一个小孩,叫小七,这里有李云龙,有赵刚,还能打鬼子。不但能去,还能回来...
八千和七七
长安太卜探诡录
长安太卜探诡录
龙朔三年,大唐长安城频繁惊现各种诡异案件。而与此同时,昔日神秘失踪的江湖第一大帮青莲宗宗主李暮寒重现江湖,广发青莲贴,邀请江湖各门派汇聚长安。而真正的李暮寒,已经化身太卜署卜师,号称五官阎罗,专门从事捉鬼伏妖的李秋寒,奉命协同雍州司法参军长孙长风,一面协同查案,一面暗中调查青莲贴渊源。随着调查深入,他们逐渐揭开了一...
小辉86
诡阵之战:我的中式恐怖碾压全球
诡阵之战:我的中式恐怖碾压全球
诡界降临,全球第三次掠夺大战爆发。与以往不同,此次大战的主角不再是热武器,而是诡阵。诡阵可以投放到任何国家,任何城市。如果不再特定时间内破除诡阵,被诡阵包裹的城市将会沦为禁区,同时全体国民丢失部分寿命。诡阵的强弱,取决于各国的诡异文化底蕴,诡异文化越浑厚的国家,越占优势。然而传承千年的龙国,却因不可抗力,诡异文化被...
不看文言文
怪异复苏:你管这叫正经科普?!
怪异复苏:你管这叫正经科普?!
林牧鸽从怪异生物与人类和平共处的社会穿越到了怪异刚刚复苏的时期。满脑子知识让他选择成为一名科普up主,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怪异生物。“我管它叫章鱼哥,看看它的樱桃小嘴们,多可爱。”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林牧鸽站在狂风暴雨中飘零不定的小船上满脸兴奋的将摄像头对准了后面五层楼高的大章鱼。无视了它仿佛月球表面般坑坑洼洼的脑袋以...
斐波那契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