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多数人不知道的另一件,只要郤锜能够与楚君审进行谈判,晋国卿大夫将获得难以想象的政治地位。
这么说吧?有楚君审开这一个头,以后晋国卿大夫就可以直接与一国之君平起平坐。
能够与一国之君平起平坐的卿大夫得到了什么政治地位呢?直接就是位比国君!
楼令是后面才想明白那么一回事。
其余的卿大夫?可能中行偃、智罃、郤至、士匄、士鲂一开始就明白郤锜与楚君审坐下来会商意味着什么,才愿意放弃占据的军事优势。
“说说吧。要让楚国付出什么代价?”郤锜疲惫中难掩意气风发。
楼令看到的是郤锜一直盯着自己,心想:“我抗拒的态度那么明显吗?”
在这一会,楼令还是更加渴望能够歼灭被堵在北边的楚军,非常不愿意与楚国高层进行和谈。
“这一战,你建议堵住北上楚军的后路,才将楚国逼到这个份上。”郤锜已经开始皱眉,说道:“问你意见,不说话是居功自傲了吗?”
楼令稍微错愕,立刻否认,再说道:“功劳是有,能够成功还要依靠众人作战得力。让楚国付出什么代价?他们留下一半军队是一定的事情,看看能逼他们赔偿多少物资,愿不愿意交出陈国、蔡国当我们附庸。”
建议之功嘛,有正确的建议才有良好的后续,哪能不算是功劳。
甚至可以说,提供思路与作战方案一定是占了大功劳。
这个也是军师、谋士不用亲自上阵杀敌,屡屡战功排在前列的原因。
玩脑力的人在功劳簿排榜首的情况屡屡可见,反倒是亲自上第一线厮杀的人总排在功劳簿的后面,其实就是战略与战术在功劳占比的区别。
战术可以执行不成功,乃至于经常出现大问题,完全可以用战略去掩盖或纠正。
要是在战略上出现大问题,战术执行得再好,其结果未必能够有多好。
这个就是为什么玩脑力比玩体力更加艰难的原因了。
楚君审要求和,至不济也是偃旗。
而偃旗就是投降输一半,仅存的部队肯定要交出一半,不然和谈的前提也就不存在。
既然是楚国主动求和,自然需要进行赔偿,可不能只是光口头认输就可以躲灾。
陈国和蔡国是楚国的附庸,其中蔡国庙堂已经被楚国控制。
众人根据楼令提到的那些开始进行商议。
从这里能够看出一点,起码楼令在一众卿大夫之中,他是属于玩脑力的那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