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曾经,殷商之主帝辛在以周方为首的叛军兵临“朝歌”城下的时候,明确知道本国在外的主力无法及时进行救援,选择用自焚而死的酷烈方式昭告叛贼们的不道德。
怎么跟道德扯上关系了呢?原因在于殷商是当时公认的天下共主,包括周方在内的叛军们,他们都是帝辛的臣子。
帝辛有道或是无道,后人很难去判定。
用臣子的身份以下犯上,无疑就是背叛了既有的秩序与世人的道德观念。
所以了,周朝取代商朝到底是不是正义的行为,历朝历代一直在进行争论。
新朝给前朝写的史到底能不能信?
新朝为了给自己的统治增加正义,或多或少会诋毁前朝的吧?
拿笔的人都知道,只要存在本身的立场,同样的一个事实可以在用词上来左右主观性。
后人看前人的历史,基本上也会带着当代的价值观。
例如说,现代人认为帝辛反迷信是一件绝对正确的事情,可是周朝的人却会认定反迷信是一件绝对错误的事情。
因此,后人看历史,只需要知道发生过什么历史大事件就行,没有必要去选择站队。
当然,以史为鉴会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只是同样的错误一定会反复上演。
帝辛的自焚让商人选择不食周粟,一直在武庚灭亡之前,商人也一直不承认姬周的统治正义。
一国之君甭管犯下过什么错误,以君主之身殉国总会罪减一等。
其实,对于普通人也是一样,以身殉国同样会罪减一等。
乃至于可以说,什么都不会的人,努力却一事无成,乃至于不断给敌军送人头,死于殉国同样可以获得很好的身后名。
谁是例子?文天祥便是其一,他干得事情就是不断给蒙军送人头,可是最终杀身成仁,谁不感叹有着爱国精神与牺牲精神呢。
作为末代君王的崇祯,活着的时候几乎没有干成一件正面的事情,甚至一直在加速朱明的灭亡速度,去煤山往歪脖子树上一吊,给朱明王朝增加了多少分啊!
若是溥仪在谒见鬼子头子的时候暴起,哪怕没有伤到鬼子头子一根毛,满清的风评也不至于比司马晋朝更烂。
东汉的人口锐减全是司马一家子的锅吗?肯定不是啊。
黄巾起义时期,东汉的人口约有五千五百万,到三国鼎立剩下不到一千万。
东汉末年那些所谓的英雄你来我往不断厮杀,走到哪里都是当蝗虫。他们配称为英雄?
搞内战再论英雄,无疑对一个民族的最大伤害。
使之国泰民安是英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