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楼令行事固然也有套路,可是行军打仗比较多变,确实让人不太好进行算计。
拿鲁国当例子,晋国好几次就该灭掉鲁国,一次次被楼令阻止下来,可是到最后还是楼令挥军灭掉了鲁国。
再来说宋国,楼令掌舵下的晋国对宋国容忍度奇高,换作其他人却不会那么忍耐。
该动手的时候没动。
以为不会动手却突然间动手。
搞得列国很难猜测楼令对同一件事情是根据什么,来决定到底动不动手。
“别废话了。”许偃不是公族,只是发生太多事情,缺乏对公族的尊重:“接下来该怎么办!?”
吴国的国君和晋国的中军将联合进行声明,楚国之君在“郢”陷落后被弑杀。
其实,楚君招被公族封君杀死?对于楚国贵族来说,不是那么令人难以置信。
首先是,楚国发生的弑君次数不少,只是大多时候没有成功。
然后,熊招登位之前与之后,并未完成对楚国的整合。尤其是熊招为君初期,楚军再一次惨败在晋军手上,使之没有建立起威望。
在楚君招当政的初期,楚国的内乱非常严重。后面完全是晋国过于强势,逼迫楚国的封君不得不消停下来。
如果晋军只是在楚国境外强势,可以让楚君招有时间来慢慢整合。
偏偏晋军以很是不可思议的方式攻下楚国都城,楚国那些封君不会找自己的原因,一切的罪过都会扣在国君头上。
楚国本就是一个散装的国家,一旦君位上的人无法服众,真的是得到什么下场都不离奇。
所以是怎么回事?包括子庚在内,楚国的公族封君或异姓贵族,他们有一个算一个,不敢完全排除楚君招死于弑君的可能性。
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卫国,列国之人听说卫君被弑,其实第一反应也会是马上相信。
晋国自晋厉公之后,特别是卿位家族全面崛起,哪一天在位之君死得不明不白,一样会让天下人认定就是死于弑君。
基本信了晋国说法的楚国异姓贵族,他们很难再对楚国公族尊重得起来。
那可是公族,国家也有他们的一份,结果在都城遭受攻击的时候弑君?
如果不是楚国的公族封君一直表现得缺乏头脑,还不容易让人相信,偏偏楚国的历史中就不缺脑子有问题的公族封君,搞得晋国宣传楚国公族弑君,连楚国公族本身都愿意相信,别说是楚国的异姓贵族了。
当然了,楚国的异姓贵族有自己的打算,他们很乐意楚国公族失势,最好楚国能够变成晋国那样的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