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巡视“榆林”没什么好说,视察楼烦前线也只是视察,临近秋季时分,楼令回到了“太原”。
自从占领太原盆地并且筑城,楼令在“太原”待的时间很破碎,合起来估计不超过四年。
那是要么出征在外,不然就是待在“新田”办公。
创业之初,亦或在中枢的权力太重,确实都会是那样子。
只有不尴不尬或完全的边缘人,得以长期待在自家的“都”不动弹,比如晋厉公时期辞去卿位回去“邯郸”的邯郸旃。
现如今的“太原”有些不像一座农耕城池,远远就能够看到升向天际的各种颜色烟柱。那当然是烧煤冒出的黑烟或烧其它东西的水蒸气。
楼氏现在的状况跟工业革命之初的欧陆各国很相似,将与工业有关的产业链放在中枢或附近。
而汾水是被楼氏利用得很彻底的一条水系,不少河段还经过改造,使之水流速度带得动水利锻锤。
所以了,至少“太远”在目前还是楼氏绝对的核心所在,包括汾水流域的“平陵”和“瓜衍”,尤其是“平陵”这个楼令第一次获得的封地。
回到“太原”城内的楼令,他第一时间查阅堆积起来没有经过处理的文书。
一封封文书里面的内容都不一样,有楼氏内部汇报上来的信息,也有做某件事情等待后续的指示,自然少不了国家的公务了。
楼令对家族的发展一直存在计划,只要按部就班就很难出大错,只是难免面对某个项目遇到瓶颈停下来的情况。
在国家的公务方面,得益于春秋时期没有固定公廨的关系,有官职的人在哪里办公都行,特别是基本不怎么追求效率,一件事情可以拖几个月乃至几年再来完成。
效率这玩意,哪怕不是故意在拖,很多时候真的就是快不起来。
楼令有稍微改造晋国,可晋国真不是完全他说了算,已经在尽力改造,关乎效率则是成果有限。
毕竟,行政指令只是行政指令,要看得到指示的各个家族愿不愿意配合,又是花费多少精力去完成。
目前不能算是“家天下”的格局,没有官员会因为国家而拖慢自己家族的发展,包括国君都有自己的家族,一国之君也不会一心为国。
所以,反倒是某个家族一旦有了什么决心,各种效率会比国家的行政体系来得高效。
楼氏现下最重要的有两件,首先是安置楚地迁徙而来的人,再来才是针对义渠的战争。
安置迁徙而来的楚人,越快安置妥当,不止可以减少爆发动乱的可能,还会让各处的劳动力得到补充。
楼氏对义渠的战争已经开启了两年,过去的两年未能决出胜负,进入到堡垒推进的战略阶段,摆明并非愿意结束就可以很快看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