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当身自簪缨

第四十三章 前尘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令瑜一天喝了两斤米酒,三只烧鸡,后来觉得腻,又让狱卒给她烫了一盘翠滴滴的菜心。

天后亲封的黜陟使份量仍然是很足的,在外人看来,若非她配合,慧清根本没办法把她下狱,如今案子迟迟未立,也拿不出说法来,对面显然是手头并无证据,苏令瑜要出狱也完全是她自己敲敲门说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加之陈皮叶三打点周到,这牢房里没人敢怠慢她。

她把鸡骨头在地上摆得乱七八糟的,拼了一局没人看得懂的棋,形状五花八门的鸡骨棋子堆来叠去,苏令瑜目标明确地把那个鸡头摆到最前,心中默认它代表慧清。但很快她就意识到慧清并不够格成为这个“鸡头”代指的、最难啃最麻烦的那个东西。

慧清知道了一切,却还需要自行搜罗证据,不就是因为他至今所知的一切的来源不正吗?

还有什么来源,能比真正的杀人凶手更加不正呢。慧清自然不能用他们提供的人证物证来给苏令瑜定罪。

但这其中还是有事情不对。

苏令瑜不自觉地皱眉。她对这个慧清虽然了解不深,不敢说以他人品绝对做不出勾结宵小的事,但依照她的识人眼光来看,慧清且不说道德如何,光是与人交结这件事上,他就没有那么大的能耐。他才来交城几天啊,能发现苏令瑜是个女的就不错了,还想找到更多端倪、甚至于摸到那群不法之徒的线找到沈青潭的埋骨地,做梦去吧。

要说他扯谎,也不可能,苏令瑜还是相信他确实找到了沈青潭尸体的,否则就这么空口白牙把她一个天后亲封的黜陟使下大狱还是太冒险了一点。

既然慧清不与那群人勾结就不可能找到沈青潭,而慧清也绝无主动寻求联手的能力,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了——是他们主动找上的慧清。

为了什么?就为了对付她?

那这事可就有意思了。他们明摆着是冲着她来的,难道是当日杀死沈青潭后就一路注意她的动向,知道她用沈青潭的身份去了并州赴任又来到交城理案?苏令瑜觉得这不大可能。自己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个路人甲,当时杀沈青潭没能一起杀掉而已,只不过他们或许以为她并不知道什么,也不具备掀起风浪的能力,是以没杀掉也就由着她走了,仅此而已。否则有什么必要当时不杀却放到现在大张旗鼓地来给她使绊子?说不通。

除非是自己风头太盛了,让他们感受到了威胁,所以准备把她这尾漏网之鱼在此地解决。但这也不够切实,拐卖人口的组织,多半各地流动,即便有据点也不太会放在并州这样地军政重州。更何况,她那日为了确保沈青潭的安全,特意问他是否向那些人泄露信息,沈青潭的意思是他说了自己的身份,却没透露姓名。

并州刺史府里参军可多了去了,哪怕听到些风声,知道苏令瑜是从哪里升上来的,也不太可能有如此的敏锐,能只从一个官职联想到一个已经死了的人。

难不成是因为杀了朝廷命官,心中惴惴,因而格外敏感,捕风捉影恰巧成真?

仍旧有些说不通。

她电光石火之间忽然捋出一个头绪:如果这段“前缘”并非此事成因,而是此事的助推呢?

毕竟他们的目的,也不过是要她死而已。至于想让她死的原因,那可以有很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被扫地出门后,我成了世间无敌
被扫地出门后,我成了世间无敌
跟着师父修行万年,虽不老不死,但也没有修为。师父嫌弃他,最终将他扫地出门。一开始,他还有些伤心难过,后来,他想开了,带着爱宠游历四方。没有功力自保怎么办?他:“靠智慧!”没有家世怎么?他:“去寻!”一朝回归出生的地方,偶然得先天胎珠,修为暴增。他这才知道,原来修炼天赋落在娘胎里了!再见师尊,他以无敌之资,拱手相拜…
佚名
港雾
港雾
【闷骚老男人×体弱伪小白花,年龄差+女主蓄意接近】黎先生去了趟京市,回来身边多了个小姑娘。林疏棠频繁在眼前出现的时候,心思都写在脸上了,黎砚声只当她是小女孩心性,没放心上。知道她的身世后,也只…
花琳琅
你让我贷款修炼?我直接物理消债
你让我贷款修炼?我直接物理消债
林夏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来到了超凡职业者的世界中,并背上了一辈子都还不完的恩情贷。升级贷、装备贷、技能贷、副本贷、灵魂贷......在这超凡职业者的世界中,普通人不依靠贷款,寸步难行。幸好林夏拥…
笔落云笙
路明非,成为艾尔登之王吧!
路明非,成为艾尔登之王吧!
这是一个来自诸天的、可悲的旅人们在法环受苦后衣锦还乡的故事。当路明非看着赫尔佐格的茧被一只纯白色的利爪撕破,篡位的逆臣从裂口中腾起,在空中张开白色的翼膜时。他默默掏出了褪色者老指,写下了通往诸天万界的…
苏三十二
开局一首诗,震惊儒道大佬
开局一首诗,震惊儒道大佬
古典装修,雕花的窗棂,红木的床榻,古朴的案几,还有那挂在墙上的名人字画,每一处都流露出一种雅致和古朴的气息。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他知道,他穿越了。还穿越到了古代,成了一名一无所有的古代混子。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里是儒道修行世界,只有文人才能掌握这个世界的灵气。就在他苦恼该如何模仿别人写下诗句时,意外发现这里竟然没有李白和杜甫。既然如此,那他的古诗三百首是不是可以运用?一首唐诗惊天地,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