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次采访意义非凡,乃是湖南日报献给伟大祖国三十华诞的一份厚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张聪作为本地新闻宣传的骨干,自然被委以重任,负责接待并陪同蒋主任一行人。
整整五天的时光,张聪事无巨细,精心安排每一项行程;凭借着对本地情况的了如指掌,准确无误地提供各种有价值的报道线索;而当需要执起笔杆撰写稿件时,他更是文思泉涌,灵感源源不断。
如此出色的表现,无一不让蒋主任为之侧目,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终于到了临别之时,蒋主任紧紧握住张聪的手,郑重许下承诺:“只要大庸记者站建成,我一定会优先考虑让你来担任驻站记者和站长!”这句话像一颗种子,深深埋在了张聪的心里,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对于自幼怀揣着记者梦和作家梦的张聪而言,能够前往湖南日报这样的知名媒体工作,无疑是求之不得的美事。
因此,面对这从天而降的喜讯,张聪心中自然是欣然应允,并表达了谢意。但他也清楚,这种承诺并不一定能够立刻兑现,毕竟政治环境复杂多变。
所以,事后张聪并未将这事过分地放在心头。毕竟,1989年,包老师也曾许诺调他到中国民族报工作,但后来却因为不便明说的原因黄了。
因此,他对这种承诺始终保持着一种谨慎的态度,既抱有希望,又不完全依赖。
当蒋主任兑现承诺,亲自带队考察张聪来到大庸的时候,张聪喜出望外了。他意识到,这次机会可能真的来了,自己或许能够摆脱眼前的困境,迎来职业生涯的转机。
不过,张聪的内心还是隐隐有一丝担忧,希望新部长不要跟他过不去。
毕竟,新部长上任后,对张聪的态度并不友好,甚至有些排斥。张聪担心,这次机会可能会因为新部长的阻挠而化为泡影。
湖南日报社选在这个时间点,考察张聪,并不是一个好的时机。
如果提前三个月,燕部长在的话,一点阻力也不会有。恰恰现在换了部长,跟他一点交情都没有,也不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张聪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
果然,当蒋主任拜见新部长,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坚决反对张聪去记者站,并推荐了慈利县的一位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