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刻,在盛唐古城一百零八坊之一的“崇仁坊”内,一处古色古香的院落外,正聚集着一群颇具现代感的“观众”。
他们人手一部手机或相机,镜头齐刷刷地对准了院内,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忍俊不禁的笑意,那是一种混合了欣慰、骄傲又觉得异常滑稽的复杂表情。
“快看快看,咱儿子把口水流到衣服上了,赶紧录下来,以后给他当黑历史!”
“哎呀,我家闺女这身襦裙真好看,跟个小仙女似的。就是这坐姿也太豪放了点,夫子都看她好几眼了。”
“嘘,小声点,别打扰了孩子们‘上课’。”
这群“观众”,正是将孩子们送进这个名为“大唐启蒙学堂”的体验项目的家长们。
院落里,一间窗明几净的屋子,俨然是一间古代的私塾。十几个年龄从六岁到十岁不等的小萝卜头,正穿着各式各样的唐制儿童款“圆领袍”和“襦裙”,像模像样地跪坐在蒲团上。
他们面前,摆着一张张小小的案几,上面有笔墨纸砚,虽然一看就是摆设,但仪式感十足。
他们的正前方,一位身穿葛布长衫,头戴方巾,留着一撮山羊胡,面容清癯的老者,正手持一把戒尺,有模有样地踱着步。
这便是学堂的NPC——徐夫子。
“诸位小郎君、小娘子,”徐夫子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而富有韵味,“今日,我们继续学习《弟子规》。都随我念——”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稚嫩的童音,顿时在学堂里响成一片,只是那调子南腔北调,节奏也是此起彼伏,听上去与其说是朗诵,不如说是一场热闹的童声合奏。
“我妈喊我,必须马上到!”一个虎头虎脑的小胖墩扯着嗓子喊道,声音盖过了所有人。
“我爸叫我,我从来不偷懒!”另一个瘦高个儿不甘示弱。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翻译”,引得窗外的家长们又是一阵低声哄笑。
徐夫子显然对这种场面司空见惯,他用戒尺轻轻敲了敲案几,示意大家安静。
“很好,”他微微颔首,目光落在一个穿着蓝色圆领袍,腰间还煞有介事地挂着一块小玉佩的男孩身上,“张小郎君,你且说说,平日里你母亲唤你,你当如何啊?”
被点名的“张小郎君”猛地站起来,蒲团都差点被他带翻。他挺起小胸膛,清了清嗓子,大声回答:“夫子!我娘亲一般不在家喊我。”
徐夫子愣了一下:“哦?那是为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