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貌似今晚他也有节目?
很好,这仇他记下了,绝对不隔夜报。
赵磊一通操作后,扣回盖板,按下播放键,录音机里的旋律重新扬起,后台的人都松了口气。
俞泽神色莫名,这赵磊,虽然和他不同班,但他听过这人不少事迹。
说是他极擅长修理各种电器,免费帮人,只要给口吃的就成。
修好以后,赵磊转身就要离开,俞泽跟上去,“赵磊同志,你技术这么好,怎么不去机械系?
你这双修收音机的手,去学机械,将来进工厂当工程师,拿铁饭碗,一辈子饿不着。”
赵磊脚步一顿,其实他当初填的第一志愿,就是机械系。
他老家在陕北的山沟沟里,全村就一台广播喇叭。
挂在村口的老槐树上,是村里人听新闻、学政策的唯一指望。
喇叭坏了的时候,公社的修理师傅要走三天山路才能到。
他爸是村里的木匠,懂点榫卯,却不懂电路,但还是硬着头皮把喇叭拆下,将零件一个个卸下来,用粗布擦干净,再凭着记忆装回去。
有一次,喇叭的线圈烧了,他爸踩着梯子在树上绑了根铁丝,让他举着煤油灯照着。
自己用缝衣线把断了的铜丝一点点接起来,接了整整一夜,天亮时喇叭居然真的响了。
虽然声音有点劈,却让全村人都凑过来给他们父子俩鼓掌。
从那时候起,赵磊就迷上了这些带电线的玩意儿。
他捡过供销社扔的旧电池,把碳棒拆出来当铅笔。
攒了半年的鸡蛋换了个废收音机,抱着在炕桌上拆了又装,装了又拆,手指被零件划破是常事,他不在意,越修越入迷。
有次学校的扩音器坏了,县中学的老师都修不好,赵磊趁放学偷偷拆了,发现是变压器的线头松了,他找了截细铜丝缠紧。
第二天广播响起来时,校长在全校大会上表扬了他,还奖了他一本《无线电基础》。
那本书被他翻得卷了边,书页空白处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都是他对着零件画的草图。
赵磊老实回答:“经济系的教材费比机械系便宜一半。”
实验课也少,不用花钱买那些精密的量具。
他上大学的路费和钱,都是乡亲们一户一户凑给他的。
所以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富起来,让村里也富起来。
等他学明白了经济,再回头好好琢磨那些齿轮。
赵磊的话太实诚,俞泽挑了挑眉,“经济和修理也可以结合起来挣钱的。”
“泽哥,你在开玩笑吧?修个东西收钱都是要被看作投机倒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