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1月10号。
在万众期待下,苏河发布歌曲《演员》,正式加入第一季度单曲销量榜的争夺。
《演员》发布的那一刻,第一批下载音源的并不是歌迷,而是业内的歌手,音乐人,娱乐公司高层。
他们当然不可能是为了支持苏河,下载音源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歌曲的风格,想要从旋律和歌词中,找出蛛丝马迹。
每一位成名的作曲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印记。
简单说,就是你听到一首陌生的歌,你不需要看作曲人署名,第一时间就联想到某位作曲人,并且准确率高的离谱。
越是名气高,成绩好的作曲人,这种情况就越明显。
在专业人士的耳朵里,他们甚至不用听完整首歌,只听一小段就足以做出判断。
有一个人除外,林一凡!
他的风格太过多变,且几乎是写一首歌,换一个风格。
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准确把握林一凡的个人风格。
他的歌,从来没有常用的套路,给人的感觉每一首歌,都是一个独立的作曲人写出来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林一凡组了一个作曲工作室,旗下几十名实力强悍的作曲人。
他们不求名,歌曲的署名权全给林一凡。
这可能吗?
这绝不可能!
哪有强者愿意屈居人下!
纵观林一凡的成长轨迹,也不可能会出现此种情况。
林一凡刚加入星光娱乐时,星光娱乐还是一家不起眼,且快破产的小公司。
林一凡本人也是个穷鬼,没有能力组织这种团队。
所以只可能是林一凡自己写的。
真的是个奇葩!
从来没有名气大到林一凡这种程度后,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作曲人。
又或者,没有固定风格,就是林一凡的独特风格。
但其他作曲人可就没有这个能耐了。
特别是顶级作曲人,每一个的风格都极其明显。
007的身份,完全可以靠分析《演员》的风格,反向推导出来。
这也是很少有作曲人,私底下卖歌的原因。
创作习惯很难改变,比戒烟还难。
专业人士一听,就知道是谁写的,准确率十之八九。
如果被所属经纪公司盯上,派人调查,早晚会露出马脚。
合同未到期之前,卖歌给其它公司,惩罚非常严厉,名声也会毁了。
相比起私下卖歌带来的风险,还是老老实实遵守合同更划算。
或者让公司也分一杯羹,走正常渠道给其它公司的歌手写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绝不能像007那样,隐藏身份,瞒着公司直接给其它公司的歌手写歌。
这是无可争议的行业大忌!
而现在,就到了007身份揭晓,被所属经纪公司一顿毒打的时候了。
很快,业内各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乐评人,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歌曲分析报告。
他们的报告切入的角度繁多,但最终得出的人选,却高度相同。
而大家得出的人选,并不是之前预测的那几位超顶级作曲人。
这让那几家老总一夜没睡的娱乐公司,放松了紧绷的神经。
人选出乎预料,不妨碍行业大地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