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开始一一对他们进行药品的介绍,并在这一些药品的盒子上面,写下了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在1975年,我国及国际上,常用的消炎药(抗感染药)、退烧药(解热镇痛药)和止血药,主要有以下种类。
1975年的消炎药,主要指抗生素和抗炎药物,分为以下几类:
抗生素(抗细菌),青霉素类,青霉素G(盘尼西林),最经典的抗生素,用于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感染。
普鲁卡因青霉素,属于长效青霉素。 还有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广谱青霉素,1970年代逐渐普及。
还有四环素类,四环素(Tetracycline),广谱抗生素,用于呼吸道、泌尿道感染。
还有一个氨基糖苷类,链霉素(Streptomycin)**:主要用于结核病。
还有庆大霉素(Gentamicin),1960年代上市,1975年已用于严重感染。
磺胺类,有磺胺嘧啶(Sulfadiazine),用于脑膜炎、尿路感染。复方新诺明(SMZ-TMP),1970年代常用复方磺胺。
还有其他氯霉素(Chloramphenicol),用于伤寒、细菌性脑膜炎,但因骨髓抑制副作用需谨慎。
还有我们最常听到过的红霉素(Erythromycin),替代青霉素过敏患者的首选。
第二种就是抗炎药物(非抗生素),当时有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泼尼松(Prednisone),用于严重炎症或过敏。
第三种就是退烧药(解热镇痛药)。
1975年的退烧药,以传统非甾体抗炎药为主。
第一个就是阿司匹林(Aspirin),最常用的退烧、镇痛、抗炎药。
第二个就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Paracetamol),我国在1970年代中期才逐步推广。
第三个就是安乃近(Analgin),大多数人都记得这个名字,属于强效退烧药,但因骨髓抑制风险后,逐渐限制使用。
第四个就是保泰松(Phenylbutazone),用于退烧和抗炎,但因毒性后淘汰。
李安所带过来的第三种药,就是止血药,在1975年的止血药,主要包括局部止血药,可以用云南白药,属于中药散剂,外敷或内服止血。
第二个就是明胶海绵(Gelatin Sponge),外科手术止血材料。
另一种全身性止血药,就需要用到维生素K(Vitamin K),用于凝血障碍(如新生儿出血或抗凝药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