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现在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校领导们心里都明白,这事儿他们也有推不掉的责任。
接下来的日子里,厉以宁教授带着裴瑜几乎天天都在燕京城里赶饭局。这些饭局邀请的客人,大多是各个部门的处长、副处长们。
别看这些人的级别不算最高,他们才是真正能办事的关键人物。
从表面上看,他们确实没有最终决策权,真正能签字的至少得是司局级。
但实际操作中,一个资深的处长要是坚持己见,往往真能影响到司局长、甚至部长的决策。
他们只要说一句“这个政策执行起来有困难”,就很可能让上级改变主意。
这些七级干部,就像古代科举出身的进士官,特别是那些背景过硬、人脉通达的处长,既能在压力面前挺直腰杆,又能在各种复杂关系中游刃有余,能以小博大。
厉以宁当然认识更高级别的领导,但通过这些处长,反而能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政策风向的细微变化。这些处长身处一线,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最有发言权,可能在正式文件下发前就能预判到政策走向。
好在厉以宁作为北大经管系主任的身份很有分量,加上裴瑜这段时间频频登上报纸头条积累的影响力,这些平时很难请动的处长们大多都愿意赏光。
有时候一个电话打过去,对方就爽快地答应了邀约,省去了很多繁琐的铺垫功夫。
最近一次的饭局安排在燕京饭店,环境私密,便于交流。
“厉教授,久闻大名啊!”陈处长一进包间就热情地握手,“您在经济学界的地位,我们部的同志都很敬仰。”
“陈处长客气了。”厉以宁笑着回应,“我们搞理论的,还得向您这样的实务专家学习。这位是我的学生裴瑜,最近在投资方面有些成绩。”
陈处长打量了一下裴瑜,笑着说:“哦,就是报纸上经常登的那个小姑娘啊!”
席间,厉以宁试探性地问道:“陈处长,您看现在国家对民间投资这块,倾向是什么样的?”
陈处长喝了点酒,话也多了起来:“厉教授,实话跟您说,现在各地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有些地方胆子大一点,有些地方保守一点。关键是要把握好分寸。”
“那这个分寸怎么把握呢?”厉以宁问道。
陈处长指了指裴瑜:“就是要像小裴这样,既有胆量,又有分寸。我看了报纸上关于裴瑜的报道,很不错!年轻人就应该有这样的闯劲。你看她在日本投资,赚了钱主动纳税,这就是分寸。现在有些人搞投资,纯粹是为了赚快钱,不考虑社会责任。这样的苗头就必须遏制住。”
在觥筹交错间,厉以宁和裴瑜慢慢摸清了政策的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