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恢复高考以来,华国的大学生群体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发展路径,颇有些像古代科举取士的味道,那些从北大清华等顶尖学府毕业的高材生,只要留在首都燕京历练,无论是踏实肯干的务实派,还是思维活跃的务虚派,只要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就有机会鲤鱼跃龙门。
与四十年后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局面截然不同的是,八零年代的华国缺乏高端人才,又是改革开放初启,各条战线都急需新鲜血液,各级领导也格外重视培养年轻的学子,给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一批批怀揣理想的年轻人得以在改革大潮中崭露头角。
此时在座的各位领导们,就都很关注裴瑜的想法。
孙局长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你的这个判断,有些出人意料啊。现在国际形势这么紧张,中东那边局势动荡不安,你为什么认为油价会下跌呢?”
裴瑜认真地解释道:“虽然短期内中东局势确实紧张,但我觉得这种紧张情绪已经被市场过度消化了。当所有人都一致看涨油价的时候,往往就是行情反转的信号。而且从技术面来看,现在的油价已经处于历史相对高位,存在很大的调整空间。”
裴瑜的预测有参考价值,但孙局长考虑的问题更加全面。孙局长沉思片刻后,坚持道:
“你的分析我们会认真研究,但是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可能跟你不太一样。虽然我国是原油出口国,但这只是针对原油本身而言的。实际上,我们每年需要进口大量成品油,石化类产品的进口量更是惊人。
一旦国际油价出现剧烈波动,这些下游产品的价格必然水涨船高。如果我们不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原油储备,到时候整个产业链都会受到冲击,给国家经济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这时,一直认真聆听的郭部长也点头表示赞同:“孙局长说得对。我们不能只看单一指标,必须通盘考虑整个产业链的影响。国际油价波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慎之又慎啊。”
孙局长说:“咱们国家底子薄、家底少啊!国际油价一涨,这个压力很快就会传递到咱们国内的工厂企业。
化肥、农用薄膜、渔网这些农资产品都要用石油做原料,到时候肯定要跟着涨价。农资一贵,种地的成本就上去了,最后粮食、蔬菜、肉蛋奶这些老百姓天天要吃的食品价格也得水涨船高。
更别提化纤了。现在市面上卖的衣服,十件里有九件都是化纤面料,要是再涨价,老百姓真的买不起了。现在纺织厂的日子就不好过,原料成本本来就高,要是再涨一波价,恐怕很多厂子都得关门。这些都是连锁反应,我们必须提前预防。”
1986年的华国,马路上汽车还不多,工厂和老百姓的取暖和生产用能源主要靠烧煤,不像美利坚人那样对石油如饥似渴。但化纤问题是个大麻烦,“的确良”、“尼龙”、“涤纶”、“腈纶”这些面料,全都是用石油加工出来的。
由于国内棉花、羊毛产量有限,老百姓穿的衣服主要就靠这些化纤制品。本来服装价格就不便宜,要是再受油价冲击,最先遭殃的就是纺织行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