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路过此地,听闻贵院书声悦耳,便进来看看。”张兴东目光扫过院内,“姑娘这书院,倒是与别处不同。”
“我叫王晓晓,是这书院的山长。”姑娘笑着引他往里走,“家父常说,读书是为了明事理,可不是为了死记硬背。您看,孩子们上午读经史子集,下午便去田里学耕种,或是跟着武师练拳脚,晚上还会学算术、绘画。”
说话间,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朵刚摘的栀子花跑过来:“王先生,这是我在菜园里发现的,您说过它的根能入药呢!”
王晓晓接过花,轻轻别在女孩发间:“兰儿观察得真仔细,下午的草药课,就由你来讲讲栀子花的用处好不好?”
女孩用力点头,蹦蹦跳跳地跑开了。张兴东看着这一幕,忽然想起天庭的仙童们——他们能将《百草经》倒背如流,却认不出瑶池里最常见的素心兰。
“姑娘就不怕孩子们分心,耽误了科举?”他忍不住问道。
“科举要考,本事更要学。”王晓晓领着他走到教室,墙上贴着孩子们的功课表,既有“四书五经”“八股文写作”,也有“田间实践”“器物制作”“强身健体”,“就像这稻谷,既要扎根土壤吸收养分,也要经受风雨才能灌浆。若只埋在土里不见天日,或是光晒太阳不扎根,都长不好。”
张兴东望着那张功课表,指尖在“实践”二字上轻轻摩挲。他忽然想起太上老君的“速成班”——仙童们每日背诵典籍、默写天规,如同只在纸上画稻谷,却从未见过真正的稻田。
“先生请看这个。”王晓晓从抽屉里取出一叠试卷,上面是县里的统考成绩,她的学生们名次都在前列,“家父曾是太医,他说治病既要懂医理,也要会把脉,缺一不可。读书也是如此,既要会考试,也要会做事,这才是真学问。”
正说着,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捧着个木盒子跑进来:“王先生,我按您教的杠杆原理,做了个打水的架子!”盒子里是个用竹片和绳子做的简易抽水机,虽简陋,却能看出孩童的巧思。
王晓晓接过木盒,眼睛亮了起来:“小虎真厉害!这便是《格物致知》里说的‘知行合一’,下午我们就去河边试试它好不好?”
男孩欢呼着跑了出去。张兴东看着那木盒,忽然想起天庭的水利仙官——那位仙官笔试时对《天河水利志》了如指掌,可去年黄河决堤时,却连最基本的堵缺口之法都想不出来,最后还是请凡间的老河工才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