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云山日报》是县里唯一的官方报纸,发行量不大,但每一个单位的领导,办公室里肯定都有一份。
报社的编辑老王接到张诚的电话时,本来没当回事。什么“先进事迹”,他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可当他听到“黑风口天堑”、“自力更生建大桥”这些字眼时,职业的敏感性让他一下子提起了精神。
黑风口他知道,那是连鸟都得绕着飞的地方。在那建桥?听着就像天方夜谭。
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他派了社里最能跑的年轻记者小李,带着相机去实地看一看。
小李坐着班车到了黑山屯的山脚下,看着那条新修的、宽阔却又被“故意”弄得坑坑洼洼的土路,心里还在犯嘀咕,觉得这趟八成是白跑了。
可当他气喘吁吁地爬上山,看到那座横跨在两山之间,雄伟壮观的水泥大桥时,他手里的笔记本“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我的天……”小李揉了揉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
这桥,设计规整,做工精良,桥墩稳如磐石,桥面平坦开阔,比起县城河上的那座老桥,都毫不逊色。
而桥的这边,是坑洼的土路。桥的那边,是同样难行的羊肠小道。这座桥,就像是凭空出现在这荒山野岭的奇迹,突兀,而又震撼人心。
赵卫国早就得了叶凡的授意,热情地迎了上来,拉着小李的手,开始了一场声情并茂的“忆苦思甜”。
他讲了祖祖辈辈被大山封锁的苦,讲了孩子们上学要冒着生命危险攀爬悬崖的难,讲了叶凡如何带领大家筹集资金,陈教授如何抱病设计图纸,村民们如何不分昼?夜地苦干……
最后,他指着那座桥,眼含热泪地说:“小李记者,这座桥,是我们黑山屯几百口人用血汗浇出来的!现在,桥通了,我们离好日子,就差这最后一步路了!”
“最后一步?”小李敏锐地抓住了关键词。
“是啊!”赵卫国一拍大腿,脸上露出“淳朴”的期盼,“县交通局的钱局长,上次来视察,看到我们这么苦,当场就表态了,说一定要帮我们把这条路铺成全县最好的柏油路!我们全村人,现在就天天盼着呢,就盼着钱局长派人来,帮我们把这临门一脚给踢进去!”
小李的眼睛越来越亮。
他知道,自己挖到大新闻了!
这篇报道要是写出来,绝对是头版头条的料!“深山奇迹”、“官民同心”、“一个承诺”……无数个抓人眼球的标题在他脑中翻滚。
他举起相机,对着大桥,对着村民们一张张饱经风霜却充满希望的脸,“咔嚓咔嚓”地拍个不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