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1979年7月7日,
华阳县一中的梧桐树上,蝉鸣声撕破了盛夏的寂静。
考场外,一面面红旗在灼热的空气中纹丝不动,仿佛凝固的血色。砖墙上,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标语还泛着刺鼻的石灰味,白得晃眼。
八点整。
三百二十七名考生如潮水般涌向考场。
解放鞋踩过碎石路的声响,像无数把剪刀在剪裁着命运。
他们中,有人穿着浆洗得发硬的中山装,袖口磨出了毛边;有人裤腿上还沾着饲料厂的麦麸,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微光。
试卷展开的那一刻,整个考场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改写陈伊玲的故事——这个作文题目像一记闷雷,炸响在每个考生心头。
有人倒吸一口凉气,钢笔啪嗒掉在桌上;有人开始不自觉地用指甲抠着桌角的裂缝;更多的人则是茫然地盯着试卷,仿佛那上面的铅字里藏着答案。
刘青山的笔尖刺破了这份寂静。
墨汁在粗糙的稿纸上晕开,像一朵黑色的梅花。
他没有写那些千篇一律的助人为乐,而是挥笔写下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标题——论破格录取的当代意义。
“当僵化的制度遇见鲜活的生命力……”
钢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安静的考场里格外清晰。
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时代的教育之痛。
监考老师的脚步声突然停在了刘青山身后。
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教师,原本平静的眼神突然凝固。
镜片后的瞳孔微微收缩,倒映着考卷上那些惊世骇俗的文字:“……陈伊玲的琴弦能奏响国际歌,却弹不破人才选拔的窠臼……”
轰隆——
一道闪电劈开了沉闷的天空,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雷声。
暴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窗上,像无数颗子弹在射击。
考场里顿时骚动起来……
有人手忙脚乱地去关窗,有人慌张地护住试卷,还有人趁机偷瞄邻座的答案。
但刘青山的笔却越写越快,仿佛这场暴雨给了他无穷的灵感。
“……救灾现场瓦砾间的陈伊玲,比考场上的陈伊玲更接近艺术本质……”
墨迹在潮湿的空气中微微晕染,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子狠劲。
交卷铃声响起时,奇迹般地,暴雨停了。
一束阳光穿透云层,正好照在那摞试卷的最上方。
监考老师的手悬在半空,迟迟没有收起那份特别的答卷——结尾处那个墨色浓重的感叹号,像一把出鞘的利剑,直指苍穹。
三天后,这份试卷踏上了前往省城的旅程。
帆布邮袋里,它安静地躺着,却仿佛带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解放牌卡车驶过新收割的麦田,扬起的尘土中,隐约能闻到新麦的清香。
而在某个不远的未来,这份试卷将会像一颗炸弹,在阅卷组掀起轩然大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