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云峡区行政中心第七会议室,空气凝重得如同被抽走了氧气。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会在此举行。长条会议桌一端,坐着三位评审专家,表情严肃,眼神犀利。其中那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边眼镜的老者——省电力设计院的权威专家刘工,正是此次技术争议的“发难者”之一。另一端,丛丽丽正襟危坐,身后是清源绿能科技的总工程师以及省农科院李院士团队的两位核心研究员。墙壁一侧,静静坐着一位佩戴“省纪委驻省发改委纪检组”胸牌的中年男子,无声地施加着无形的监督压力。
评审会的焦点,集中在那一排被精心整理、标注清晰、厚达半尺的技术文档上。丛丽丽全程主导陈述,声音不高却清晰沉稳:
“刘工,各位专家,首先请看附件三第27页,清源绿能第三代双玻组件经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出具的全谱透光率测试报告原件扫描件,编号NCPI-2025G-0478,显示在植物光合作用核心波段(400-700nm)的平均透光率为73.8%,远高于农光项目60%透光率下限要求,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光伏与农业一体化技术规范》……”
“附件六,是省农科院依托河湾项目基地进行的连续两季板下种植对照实验完整原始数据集,覆盖玉米、大豆、中草药等六种主栽品种,数据采集点达187个,涉及光强、光质、温湿度、土壤墒情、作物生长指标等27项参数,每日自动上传云端存档。所有数据原始文件、时间戳、仪器ID均可溯源、交叉验证……”
“附件十,李院士团队基于上述海量真实数据构建的‘云峡地区农光互补光环境精细化模拟模型(v2.0)’验证报告,结论显示:模型预测光强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达到98.7%!模拟结果充分证明,在河湾项目采用的支架间距和种植方案下,板下作物生长所需的有效光照完全满足需求!这是有坚实数据支撑的科学定论,而非‘可能存在争议’的猜测!”
丛丽丽每阐述一个关键点,便示意团队人员同步在大屏幕上展示对应的高清文件扫描件、数据图表或实验影像。铁证如山,逻辑链条严丝合缝!当展示到李院士团队令人震撼的建模精度和实地作物郁郁葱葱的照片时,会场陷入一片寂静。刘专家的脸色几不可察地变了变,目光几次扫向那份来自纪委的“监督者”,强撑着提出的几个技术细节质疑,瞬间被清源总工和省农科院研究员用更专业的术语和更多维的数据轻松粉碎。
会议结束,几位专家一言不发,匆匆在评审意见书上签了字。丛丽丽接过那份带着“无异议,技术路线合规可行,建议恢复资金拨付流程”结论的报告,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技术之战,她赢下了第一城!
长河镇政府礼堂,平日里坐满听课村民的地方,此刻气氛却有些剑拔弩张。门外,几名民警维持着秩序;门内,区纪委书记张强、副区长(分管农业)李明,以及区信访、农业、纪监的干部坐在台上。台下,是数十名被舆论煽动、内心疑虑的河湾村、靠山村村民代表,以及几张明显带着敌意、试图搅局的生面孔。省信访局的两位同志端坐一旁。
这里正是“长河恳谈会”现场。
“阳光监督平台上,乡亲们反映‘河湾项目占地补偿不公平’的问题,共37条。”张强主持会议,开门见山,毫无回避,“平台立即交办区农经站、长河镇纪委核查。今天,我们面对面,把证据、账本全部拿出来晒!”
大屏幕上直接显示出:
河湾项目征地补偿标准(省政府最新文件截图)。
所有涉征户补偿协议签署页扫描件(清晰显示签名、金额)。
由村民代表、村干部、法律顾问共同签字的村级分配方案明细表及银行打款流水(精确到户!)。
最核心:一户反映“补偿被克扣”的村民王某的账户查证记录! 记录显示,其全额补偿款共计126,475元已于去年底如数打入其指定账户!王某看到屏幕上自己那熟悉的账号数字和银行印章,脸瞬间涨红,缩着脖子不敢抬头。台下顿时一片低哗。
“还有说板下不长庄稼的,靠山村刘大爷,您自家就在项目区边上,您跟大家说说,您那板子底下种的魔芋收成咋样?村里统一收的时候,斤两是不是实打实的?”李明副区长点了一位老实巴交的老农的名。刘大爷站起来,搓着手,声音洪亮实在:“我种了半亩,长得可好了!比没遮阳的坡上还水灵!农科院的娃子们常来测,说啥光啊肥啊都管得劲!村里统一收购价一块八一斤,比市场价还高三毛嘞!我拿到手真金白银三千块!还有假?”朴实的话语和喜悦的表情,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几个质疑的声音彻底哑了火。
张强紧接着又拿出了针对网上“强拆逼迁”、“拖欠工资”等谣言的区公安局、人社局联合调查结论和证据材料,桩桩件件,直指造谣污蔑!那几个试图搅局的生面孔,在确凿证据和村民逐渐认清真相的愤然目光下,灰溜溜地溜出了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