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第148章 南阳淅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可靠!彭师兄核对了三年的记录,干旱年份这个现象更明显!"

"好,好!"方稷眼睛发亮,"我这就让铁柱加测清晨时段数据。你们继续实验室验证!"

回到试验田,方稷立刻调整了观测方案。张铁柱听完解释,黝黑的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怪不得老乡们总说'早浇三分,晚浇一寸'!"

正午的太阳晒得人头晕,两人却干劲十足。方稷教张铁柱使用新带来的压力室,测量叶片水势;张铁柱则分享了他从老农那里学来的土办法,用不同颜色的布条标记麦株长势。

"方老师,您看这个。"张铁柱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曲线,"我按您教的,把株高、穗数与降雨量画在一起,好像真有规律..."

方稷接过本子,眼前浮现出实验室里那些精密仪器绘制的图表。两种截然不同的记录方式,却指向同一个真相,小麦在干旱环境下的生存智慧。

那晚,方稷留宿在淅川县。月光如水,他和张铁柱坐在打谷场上,面前摊开着实验记录和农户反馈表。

"铁柱啊,"方稷突然问,"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研究抗旱机理吗?"

张铁柱挠挠头:"为了...培育更好的品种?"

"不止。"方稷指向远处黑黝黝的麦田,"你看那些麦子,它们能在干旱中活下来,靠的是亿万年的进化智慧。我们要做的,就是读懂这种智慧,把它变成农民口袋里的粮食。"

"像这个清晨吸水的发现,如果能应用到育种中,或许能让小麦利用率提高几个百分点。别小看这几个点,放到全国就是亿斤粮食。"

张铁柱若有所思:"所以方老师才坚持每月都下乡...实验室的数据要和地里的表现对上才行。"

方稷拍拍年轻人的肩膀,"论文要写在祖国大地上,成果要长在农民田里头。"

回到研究所已是三天后。方稷刚推开实验室的门,就被韩月华和彭立新一左一右拉住。

"方老师!快看这个!"韩月华激动得语无伦次,指着显微镜,"我们做了连续72小时观测,发现气孔在黎明前会短暂开放!"

彭立新补充道:"正好对应铁柱那边测到的吸水高峰。我们怀疑这是小麦在干旱环境下的适应性策略,利用晨露补充水分!"

方稷凑到显微镜前,看到显示屏上跳动的数据曲线,那个规律的波峰像一道曙光。他的手微微发抖:"这可能是...改写抗旱理论的关键发现。"

实验室突然安静下来,三人相视而笑。窗外,秋风吹动试验田里的麦浪,沙沙作响,仿佛在回应这个可能改变无数农民命运的时刻。

"扩大试验范围。"方稷当即决定,"彭立新负责生理指标,韩月华继续细胞观察,我明天再去淅川县,和铁柱一起做田间验证。"

他拿起电话,又放下,转身对两位年轻人说:"今晚都好好休息。接下来,我们有的忙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失忆后我成了法医大佬
失忆后我成了法医大佬
十三年前全家惨遭灭门,苏槿患上怪病,惧光、恐男症,皮肤惨白近乎透明,她成了“吸血鬼”,选择在深夜工作,与尸体为伴;他背景神秘,是现实版神探夏洛克,刑侦界之星,外形丰神俊朗,爱慕者无数,却不近女色。第一次见面,他碰了她,女人当场窒息晕厥,扬言要把他送上解剖台。第二次碰面,她手拿解剖刀对着他,看他的眼神像看一具尸体。一...
莫小淘
俺寻思这挺合理的
俺寻思这挺合理的
那天,你回家的时候忘了带钥匙,于是花钱找了个开锁师父。等待开锁的时候你在想,要是自己也会这门开锁的手艺就好了,以后忘带钥匙就不用乱花钱了。于是你开始钻研............”你这铁丝怎么连手机指纹锁都能开?!““指纹锁,不也是锁吗?俺寻思挺合理的啊。”朋友觉得很离谱。“哪里离谱了?人电工师父从业十年,有没有漏电...
天锣雷光
追源者不弃
追源者不弃
当父亲的死亡揭开跨国阴谋的序幕,刘臻发现自己正踏入一个比谋杀更危险的棋局。"白塔计划"的神经控制实验、消失的政府档案、潜伏二十年的黑塔组织……...
糊涂的涂
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
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
李卫东带着游戏农场回到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不需要为填饱肚子而奔波的他,只想当一条闲鱼。奈何,家里两个男人全都看他不顺眼。隔壁俏寡妇,一心想把妹子嫁给他。看沧海横流还是庭前花开?李卫东只想慢慢的,从一条闲鱼开始,品味这里的处处风情。...
缺金喜水
重生1985:从收猴票开始首富之路
重生1985:从收猴票开始首富之路
重生1985年,我成了个高中生。看着墙上泛黄的挂历,我笑了——猴票还没发行,鹏城还是渔村。凭借前世记忆,我靠倒腾邮票赚到第一桶金,转手批发喇叭裤引爆全国。当同龄人还在算数学题,我已手握万元户证书。92年认购证风暴,我提前囤积千张,一夜暴富震惊上海滩。互联网泡沫前夜,我悄然布局门户网站。千禧年钟声敲响时,全球财经头条...
魔手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