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做给老乡看,"方稷的粉笔敲在黑板上,"带着老乡干,教会老乡算。这就是我们半年来最宝贵的经验。"
孙兴华的钢笔尖顿在纸上,洇开一小片墨迹。他忽然意识到,这简单的十五个字,凝聚了多少个日夜的田间奔走。
讨论持续到后半夜。
煤油灯"噼啪"响了一声。方稷翻开新的一页,开始撰写汇报稿。这一次,他下笔如有神:
[汇报稿正文从这里开始...]
孙兴华推门进来,手里端着碗冒着热气的面汤:"方老师,您吃点夜宵再写吧,晚上我看您吃的太少了。"
方稷抬起头,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好,谢谢,先放那儿吧,我把这段写完。"他的目光重新落回稿纸上,"这次汇报太重要了,得让部里真正理解我们是怎么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的。"
孙兴华放下碗,忍不住瞥了眼演讲稿的标题:《把论文写在麦穗上,农业技术推广的"方言"转换》。他注意到方稷特意用红笔标出的几个段落:
"......技术推广不是单向灌输,而是双向学习。当我们学会舍弃高大上的专业术语,当乡亲们不再漏出疑惑的神情,就是最好的验收标准......"
窗外传来几声犬吠。孙兴华轻手轻脚地走到窗前,看见张铁柱还在院里的石磨旁整理明天要用的种子袋,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铁柱也还没休息?"方稷头也不抬地问。
"嗯,他在核对各村的种子分配。"孙兴华走回桌前,"方老师,您这段写得真好。"他指着稿纸上的一段话:
"不光要用乡亲们听得懂的话语去沟通,更要用他们能够接受的宣传方式,反复灌输正确的育种知识。"
方稷笑了笑,钢笔在墨水瓶里蘸了蘸:"这都是跟你们学的。尤其是铁柱,村里人没人不爱和他聊两句,在他身上真是有沟通有术!"
夜渐深,煤油灯添了第三次油。方稷的演讲稿渐渐成型,字迹却越来越潦草。孙兴华注意到他的左手不时按揉右腕,连忙找出个热水袋,悄悄灌上热水递过去。
"谢谢。"方稷把热水袋垫在手腕下,继续奋笔疾书。稿纸翻到最后一页,他的笔尖突然停住了。孙兴华凑过去,看见上面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