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梁云川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冷治知道铺垫够了,该进入正题了。
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装订整齐的汇报材料,双手递给梁云川:
“梁部长,这次来,主要是想向您汇报一下青峰县近期在干部工作方面的一些实践和思考,特别是围绕‘青峰模式’深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是如何在实战中考察、培养、使用年轻干部的,同时也有些困惑,想请您指点。”
他没有提“主持工作”半个字,主题明确:汇报工作,请教问题。
重点落在“青峰模式”和“年轻干部”这两个梁云川必然关注的点上。
梁云川接过材料,并未立刻翻看,而是饶有兴致地看着冷治:
“哦?实战中考察培养?这倒是个好题目,说说看。青峰现在势头不错,干部是决定性因素。”
冷治精神一振,开始条理清晰地阐述:
“郑书记常说,‘青峰模式’要行稳致远,乡村振兴要落地生根,关键在人,特别是能打仗、打硬仗的年轻干部。”
他先抬出郑仪,也是上级认可的人物。
“我们摒弃了过去那种单纯看资历、看材料、听汇报的‘档案式’考察。”
冷治语速平稳,观点鲜明。
“重点把干部放到‘三块难啃的骨头’上去锤炼、去识别。”
“第一块骨头,是历史遗留问题的‘清零战场’。”
“像柳树洼土地安置、清水河旧案重启、僵尸企业盘活这些陈年硬骨头,涉及复杂的利益纠葛和历史渊源,政策性极强,协调难度巨大。我们有意选派了一批思路活、敢担当、有韧劲的年轻干部,担任专项工作组副组长或者核心成员,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在直面矛盾、化解积怨的一线去磨砺。”
冷治举了几个具体干部的名字和事例。
“第二块骨头,是‘绿色发展与民生兜底’的平衡木。”
“恒发事件后,郑书记定调,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百姓健康为代价。但关闭容易,后续的产业接续、工人安置、生态修复才是真功夫。我们组织年轻干部深入被关停企业、转型社区、环保治理现场,让他们参与政策宣讲、再就业帮扶、技术培训协调。既要守住底线红线,又要保障民生饭碗,这种两难境地最能考验干部的担当和智慧。”
冷治又举了例子。
“第三块骨头,是基层治理创新的‘最后一公里’……”
冷治的汇报数据翔实,案例生动,逻辑清晰。
他着重强调的,不是提拔了多少人,而是通过这种“战场”和“熔炉”般的实战锻炼,干部队伍展现出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