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罗教授若有所思:
“也就是说,对上负责多,对下服务少?”
“对!”
郑仪找到了共鸣点。
“基层,就是县里、乡镇、村里的干部和老百姓,他们最需要市里什么?是希望市里能帮着扛点压力、解决点实际困难、协调点他们办不了的事!”
“比如?”
“比如,县里想修一条通往隔壁县的路,方便两边老百姓赶集、运输农产品。这本是好事吧?但路跨了界,就得市里出面协调两个县,甚至可能还要跟交通厅沟通项目。这事儿放在县里,光开协调会就能拖半年,最后可能不了了之。县里干着急,盼着市里这位‘老大哥’能出来牵头主持公道。可市里呢?它可能觉得这是小事,比不上省里关注的GDP大项目,管了也没啥大政绩,还可能得罪两边县的领导,惹麻烦。所以干脆装看不见,让县里自己想办法解决。”
“还有呢?”
罗教授听得认真。
郑仪继续举例。
“再比如,省里最近搞环保风暴,要求严格得很。一个偏远乡镇的小养殖场,有点污染,按规定可能要关停。但那是几十户农民吃饭的家伙。乡镇领导夹在中间很难办。他们多希望市里的环保局、农业局能下来,不是光检查罚款,而是能帮着看看,有没有技术升级改造的路子?或者引导产业转型,给农民找条新活路?可市里的部门下来是下来了,往往是带着督察组来的,查完问题,限期整改或者关停,拍个照片就走。至于后面的生计?那是你县里、你镇上的事。上面要的是整治完成率、关停数,这好看!”
“这就是只‘对上负责’,没真正‘对下服务’。”
罗教授总结道。
“没错!”
郑仪深有同感。
“更麻烦的是,市里还特别喜欢当‘二传手’。省里下来一个新政策,要求县里发展某个产业,市里自己不研究透县里的实际情况,也不帮着疏通可能存在的障碍,就是原封不动地转发,再加一句‘务必落实’,最后期限比省里要求更短!压力全部转移给县里。县里要是反映困难,市里很可能一句‘克服困难是常态’就顶回来。县里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些:
“我在县里干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这种。上面要求高,压力大,想找市里要点支持,协调点资源,比登天还难。市里的心思,很多时候不在解决基层的困难上,而在怎么让省里看到他们‘贯彻得力’、‘政令畅通’。”
罗教授沉默地吃着菜,半晌才开口,语气带着点沉重:
“你说的情况,很普遍。市级层面,现在很多地方的定位确实模糊,有点像…督战队?只负责传递命令、检查结果,很少真正下场分担、解决问题。对上,它觉得责任主要在省里;对下,它又觉得自己是领导。”
“这就是症结所在。”
郑仪接过话头。
“要想解开县里那些死结,让政策真正落地,让基层不再疲于奔命,市里这级,必须变!不能只当传声筒和督察官,得变成真正的‘服务中转站’和‘攻坚支援队’!得把省里的战略意图吃透,然后结合下面各县的实际,帮他们找到具体可行的路径,还要出面协调解决那些跨县域、超出县级能力的大问题。这样,县里才有力气、有心气去把那些好政策落到实处,真正惠及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