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将石见银山“归还”给德川氏——这个地盘更小、兵力远不及丰臣氏的势力,实则是一步暗藏玄机的妙棋。
此举的核心,便是要以一座银山为饵,从容引动内部矛盾本就尖锐的丰臣氏主动亮剑。
这远比逼着德川氏先动手要简单得多。毕竟德川家康此人,深谙隐忍之道,堪称“龟缩”的极致,是乱世中出了名的“忍者之王”。
想让他主动出击?
恐怕得等到他油尽灯枯、弥留之际,才可能为后代拼一把。
与其寄望于这样一个老谋深算的“乌龟”,倒不如指望年轻气盛的丰臣秀次咽不下这口气——年轻人嘛,火气旺,受不得半点委屈,由他先沉不住气,主动发起进攻,才更符合局势的走向。
只要这两家打起来,大明便能安坐钓鱼台,静观其变,最终坐收渔翁之利。
以大明如今的国力与军力,直接挥师碾压整个日本,并非没有可能。但真要那样做,耗费的兵力、财力与物力实在太过庞大——要知道,平定一个孤悬海外的日本岛,所需的粮草转运、兵力部署、战后治理,耗费绝不会少于当年的北伐之役。那样的消耗,即便强如大明,也得掂量掂量。
倒不如让他们先斗个两败俱伤,彼此的精锐兵力消耗大半,主战的锐气也消磨殆尽,再出兵“兴师问罪”。
到了那时,刚刚经历过血战的德川氏与丰臣氏,元气大伤,猜忌加深,又怎能真正放下嫌隙,同心协力对抗大明?
这便是阳谋的精妙之处。
阴谋之所以为阴谋,全靠掩人耳目,最怕被人看穿,一旦暴露,便会前功尽弃;可阳谋却截然不同,它光明正大,任你识破其中关窍,终究还是难逃算计。
大明有这样的自信,因为它看透了人性的弱点——世上没有不缺钱的政权,尤其是在战火连绵的乱世,金钱意味着粮草、兵甲、军心,意味着生存与扩张的资本。面对石见银山这等巨富之源,任何政权的欲望只会比常人更炽烈。
所以,消息一旦传到丰臣氏耳中,他们必然按捺不住,怒火中烧,这便是阳谋的底气。
果不其然,当大明使臣带着皇帝的旨意,抵达德川家康的居地名护屋,郑重宣布将石见银山“归还”于他,并明确下令让他在明军逐步撤军后接管银山,不得有误时,刚刚平静了没多久的日本列岛,瞬间掀起了惊涛骇浪。
德川家康起初听到这个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