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去叫尚方署的匠人,"刘妧对侍女说,声音里带着笑意,"让他们照着'糊名法'锦封,铸些刻着'经纬公平'的铜封,发到各郡县的贡院去。"
陈阿娇立刻接话,腕间的镯子叮当作响:"这事哀家早盯着呢!昨儿见女考官用算学排考场,横平竖直,排得比钦天监还准!赵巧儿说,按'考生人数除以号舍数',正好一人一间,不多不少。有个男考官不信,算到半夜,结果跟巧儿分的一模一样,臊得脸都红了。"
此刻的长安贡院,张婆正把个粗布考篮塞进孙女丫蛋手里,篮子里垫着旧棉絮。"揣好这胡麻饼,"她往丫蛋兜里塞了块油纸包,"是用新磨的麦粉烙的,抗饿。你李珠姐姐说,考算学最费脑子,得吃饱了才转得快。"
丫蛋拽着考篮带子直点头,辫梢的布条结晃悠着:"奶奶放心,我把王莹姑娘的策论背熟了,就按'做事分主次'的法子写策论。"
建章宫的铜漏刚滴过寅时三刻,烛火在《科举日程册》上投下晃动的光斑。
刘妧指尖划过"西域安边策"考题旁的星号,那是陈阿娇昨夜用朱砂点的:"这题考的是真本事,得让他们把算学、边务、农桑全揉进去才像样。"案头还压着王莹从西域带回的风沙模拟数据,羊皮纸边缘都磨卷了,上面用红笔标着"风速每增三尺,箭矢偏移半寸"。
侍女换烛时,烛泪滴在"实务策论"科的考题上,将"以农桑术喻治国"的题目晕染出暖黄色。"陛下,贡院已开龙门。"掌印女官话音未落,晨钟已从朱雀街传来,"咚——咚——"声震得窗棂发颤。
刘妧登上建章宫望楼,望见贡院门前的考生如流,其中数百名束发女子格外醒目。她们有的提着粗布考篮,篮沿缝着"才"字布片;有的背着算筹竹筒,筒身上刻着"衡"字,正用陈阿娇编的"入场口诀"互相提醒:"墨要浓,纸要平,策论需见条理明。"
"李珠姐姐,你的算筹借我看看!"人群里传来个清脆的声音,是蜀郡来的赵春妞,正踮脚朝前面招手。李珠回头扬了扬竹盒:"都是姐姐用过的旧筹,磨得光溜,握着手不抖!"
巳时的阳光掠过贡院号舍,木格窗在地上投下棋盘似的影子。
刘妧在监试阁望见班昭领着女考官们入闱,她们的湖蓝色襦裙上都绣着暗纹竹简,腰间挂着黄月英改良的"朱墨双壶"——左边壶盛朱砂,右边盛墨汁,壶嘴雕成笔杆模样,倒墨时不洒不漏。
"都记着'双阅制',"班昭边走边叮嘱身后的女官,"经义用红笔圈,实务用墨笔勾,最后用算珠合计,错一个数都要重算。"
最前排的李珠正展开粗麻纸试卷,纸张边缘用防舞弊的"暗纹"压印,每道题旁都有用算筹刻的提示符号——"西域安边策"旁刻着个小粮仓,"算学应用题"旁刻着把小箭簇。她摸了摸卷角,想起临行前母亲说的:"这试卷是文院用桑皮纸做的,厚实,洇墨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