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个老染匠撇嘴:"弄这些新花样,哪有古法染得地道?年轻人就是耐不住性子。"老周没理他,只顾着把新染的锦挂起来晒。
巳时的庐江织坊,赵老实对着新做的"多色织梭"皱眉,梭子中间隔成三格,装着蓝、白、红三种锦线,可一穿梭,线就缠成乱麻。他气得把梭子往地上一摔,"咚"地砸在木板上。
"赵大叔别急。"李氏女儿抱着刚织好的"水纹锦"进来,锦面上蓝白波纹像巢湖的浪,"试试把梭格做成'阶梯形',出线口按颜色高低错开,跟咱们绣'三晕色'一个道理。"
赵老实捡起梭子,用凿子"咚咚"刻出三级阶梯槽,红线下的槽最深,蓝线的最浅。再穿梭时,三色线各走各的道,织出的"越霞锦"红像朱槿、蓝像湖水、白像云。
阿月直拍手:"比画的还好看!我要织块给我阿妹当嫁妆!"
黄月英拿着算筹算道:"这样一来,织一匹'越霞锦'能省两时辰,效率提四成,够给十户迁民做新被褥了。"她在账本上画了个小床,旁边标着"10床"。
未时的医署里,墨非用"万杵机"碾"朱槿蜜",机子"嗡嗡"转着,可蜜里混着花粉,碾了半天还是有渣,调药膏时总不均匀。
"墨先生,用这个。"越人老妇提着"滤蜜草"进来,草叶细长,揉碎了能抽出丝,"用这草编的筛子滤蜜,花粉就留下了,比你们的竹筛细。"
墨非接过草筛,草丝细如发丝,交织成网,连细沙都漏不过。他掏出《墨氏机关图》,在"磨药轮"旁加画了个"滤网匣":"把这草丝织成滤网,装在万杵机的出料口,碾完直接滤,省得再倒腾一遍。"
老妇的孙子阿竹凑过来看图纸,小手指着滤网匣:"墨先生,我会编这草网,让我试试?"他蹲在地上编网,手指比汉人还灵活,不一会儿就编出个小网兜,像朵绿色的花。
墨非笑着点头:"阿竹手巧,以后跟着我学做机子吧。"
申时的长安算学馆,公孙越测试"算筹自动机"模型,拨动"乘数钮",红黑算筹就弹出来排算式,可惜偶尔会卡住。
"卡壳了!"公孙越皱眉,有个小齿轮总咬不住大齿轮。
墨非从庐江赶回,摸出算筹量了量齿距:"咬合处得像'偃月',我给你改改齿形,让齿尖圆一点,像磨过的镰刀,割草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