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卫子夫捧着户籍册进来:“册上的奴隶数比去年少了三成,注着‘赎身为民者两千,入养老坊者八百’,最末行写着‘互助钱,已帮百户孤儿安家’。”
“还有,李嵩大人让人送了块‘法平如水’木牌,说要挂在法典碑旁,跟奴隶们合绣的‘互助图’对着。”
刘妧望着窗外,律法殿的灯火还亮着,碑上的手印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像无数双握在一块儿的手,暖得踏实。
远处传来蒙学馆奴童的念书声:“生而为人,不分贵贱,律法护之……”脆生生的声音混着檐角铃响。阿星正教阿禾用算盘算“互助钱”的数目,算珠碰撞声里,阿芽低低的哼唱飘过来,是首改了词的越人歌谣:
“你搭我的手,我扶你的肩,
织成一块布,暖过三冬寒……”
初秋的长安军营,晨雾弥漫,草叶上的露水打湿了军户区的土路,踩上去“黏糊糊”的。老军户王戍蹲在漏雨的茅檐下修补甲胄,往甲缝里塞麻线,麻线遇潮软塌塌的,一塞就掉。
“这破甲,补丁摞补丁,甲片上的线早霉成灰了,一拽就断,比我这老骨头还不经造。”他啐了口唾沫,“当年先帝亲征,咱穿的甲都是桑丝线编的,哪像现在……”
话没说完,袖中突然“嗡”的一声轻响——是刘妧微服时带的“湿度仪”,指针跳至红色区域。
王戍吓了一跳,抬头见个布衣妇人站在雾里,衣摆暗纹是极细的“军”字纹。
“你是……”
“来看甲胄的。”刘妧蹲下身,指尖碰了碰甲片上的霉斑,“这线霉成这样,怎么挡刀箭?”
王戍苦笑,往远处指:“不光我这身,张屠户的儿子在南边戍边,甲上的线被瘴气蚀断了,上个月中了一箭,差点没回来……”
军户舆图坊里,黄月英把三丈见方的粗纸地图铺开,图边用汉越文标注着地名,军户危房区用红线勾着。
“渭水北岸这一片,鲁直带人探过,地基能打牢,建‘青砖营房’最合宜,墙里加‘草木灰防潮层’,比茅棚强十倍。”陈阿娇指着地图说。
刘妧用玉簪在图上划了道直线:“主道铺钢碎石,雨天不泥泞;两侧设‘藤廊檐’,夏天遮阳冬天挡雪,像军营的经纬主线,把家家户户串起来。”
她的目光落在地图边缘,那里贴着张粗糙的草图——是王戍画的甲胄,线霉烂处被红笔圈着,写着“速换”二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