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看。”赵婶拿过竹梭,穿过经线时梭子“嗖”地滑过去。
“跟你们练枪扎马步一个理,手得稳,心别急——锦线断了能接,人心生分了可难接。”
阿翠咬着嘴唇试了试,梭子总算没缠线,眼睛亮起来:“赵婶,等我织好了,给您做个帕子,绣上军营的箭靶!”
军民医馆里,药香混着艾草味飘满室。
张大爷的老伴咳得直不起腰,王婶抱着自家娃站旁边,顺手帮老人顺背,拍得“啪啪”响。
“老嫂子这是受了风寒。”李时针写完药方,指了指墙角的“锦线药包”。
“这包上的锦纹遇热变紫,药效够了就褪成白,比盯着沙漏方便。”
“你眼神不好,看色儿就行。”
桑小娥举着“锦线急救包”给军地医生演示,包里的止血锦灰用桑皮纸包着,消毒锦布叠得方方正正。
“看这布。”她往假人胳膊上缠布,手法又快又稳。
“用的战伤绷法,跟织锦的‘平纹’一样结实,绑紧了不松,也不勒得慌。”
“前儿小马哥练枪擦破皮,就用这布包的,三天就结疤了。”
医馆外空地上,王戍带着士兵摆了张长案,给百姓量体温、看诊。
“锦纸病历”上,军属的名用红线圈,百姓的用蓝线标,李嫂正帮着登记,笔尖划纸沙沙响。
“小花。”李嫂抬头喊。
小花正踮脚看士兵给老人测脉,听见喊就回头:“李嫂,咋了?”
“昨天在水渠边崴的脚,今儿得再换次药,让你张爷陪你过来。”
张大爷摸了摸小花的头,对王戍叹:“以前见着当兵的就躲,怕抓壮丁。”
“现在才知道,你们跟咱庄稼人一样,心都是热的。”
军民书社里,阳光透过窗棂,照在摊开的“锦纸兵书”上,书角用“防卷锦边”包着,不容易折。
军户子弟和百姓孩童挤在一块儿念书,声音叽叽喳喳的。
“先生,十乘十等于百!”王虎的儿子王小石头举着“锦线算盘”抢答,算盘珠拨得“哗啦”响。
百姓家的小胖扒拉着自己的算盘,慢了半拍,嘴一撅:“我也算出来了!就是比你慢了点。”
“我爹说,慢工出细活!”
先生敲了敲桌:“都对!小石头快,小胖细,都是本事。”
“就像军户守边,百姓种粮,缺了谁都不成事。”
书社后的“锦布留言墙”上,士兵老马的戍边诗用粗线绣着:“守得边关月,照见家乡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