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庭审那天,阴云如一块巨大而沉重的铅板,低压在江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上空,仿佛预示着这场审判的凝重。法院外,媒体与市民如潮水般聚集,人群熙熙攘攘,嘈杂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像一锅煮沸的开水。思琪的案子早已在社会舆论的狂风中被推上风口浪尖,几乎每一家主流媒体都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紧紧盯着这个案件。然而这次,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再仅仅是“恶魔继母”的残忍与生父的冷血,而是如尖锐的质问:制度在哪儿失效了?究竟谁该提前阻止这一切?
程望坐在公诉人席后排,身着常服。他表面上面色平静,可内心却似翻涌的波涛,久久无法平息。看着被告席上毫无悔意的赵玉琴,那冷漠的神情仿佛一把锐利的刀,一下下刺痛着他的心。每一个未被提及的细节漏洞,都像一个个无底的黑洞,吞噬着他的理智与平静。他深知,这些漏洞的背后,是一个孩子所遭受的无尽痛苦与折磨,而自己身为警察,本应如同守护天使一般,更早地发现并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可如今……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自责与痛苦。
他并非出庭作证人,而是作为案件调查负责人,被法院特别邀请参与陈述“案件调查报告”及“社会干预建议”。
庭审开始,审判长手中的法槌重重落下,那清脆而响亮的声音,仿佛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被告人赵玉琴,涉嫌虐待罪,造成被监护人林思琪身体多处严重损伤,依法应予严惩。被告人林胜利,作为监护人,明知被虐待事实,仍纵容配偶实施,涉嫌共同犯罪。”
审判过程中,程望始终静静地坐着,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庭审期间未被提及的细节漏洞。
学校,本应是孩子的避风港,可在这里,却出现了令人痛心的疏忽。曾经有教师忧心忡忡地报告:“孩子常有异味、精神涣散。”然而,学校管理层却只是简单地皱了皱眉头,轻描淡写地认为这可能只是孩子个人卫生习惯问题,连深入调查的念头都没有。当那位忧心的教师再次鼓起勇气提出担忧时,得到的却是一句冷冰冰的回应:“别多管闲事,学校不想因为这种‘小事’引起家长的不满。”就这样,学校在不经意间,错过了发现问题的最佳时机。那名教师只能无奈地摇头,看着孩子在痛苦中挣扎,却无能为力。
居委会,本应是社区温暖的纽带,可在林思琪的事情上,却形同虚设。居委会的家庭走访记录为何三年空白?原来,居委会人员变动频繁得如同走马灯,新入职的工作人员对情况一无所知,又没有完善的工作交接机制。再加上工作任务像山一样繁重,他们渐渐将走访工作当成了一种形式,只是潦草地记录一下家庭基本信息,从未真正走进家庭内部,去倾听那些隐藏在深处的声音,对林思琪家的异常自然也就毫无察觉。每次走访,他们只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留下的只是表面的记录,却忽略了那些亟待发现的问题。
2023年8月5日,这是一个让人心痛的日子。林思琪曾因肋骨骨折、肛裂伤口在江州市儿童医院就诊。医院的诊断书上,赫然写着“家长自行处理”字样,然而,却并无报警记录。医院内部规定,只有明确发现虐待迹象且证据确凿时才进行报警。但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们往往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没有深入追究孩子受伤的真正原因,只是按照家长的说辞处理,轻易地忽视了可能存在的儿童虐待问题。当时,医生看着孩子身上触目惊心的伤口,虽心中隐隐有些疑虑,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在家长的催促下,匆匆完成了简单的处理,让这个本该引起重视的案件,就这样悄然溜走。
程望翻开手边厚厚的案卷,找到其中一页,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敲打着他的内心。
“2023年8月5日,林思琪曾因肋骨骨折、肛裂伤口在江州市儿童医院就诊,医院出具‘家长自行处理’字样,并无报警记录。”
程望缓缓抬头,目光如炬,扫过坐在被告席上低头不语的赵玉琴,那是一张面无表情、毫无悔意的脸。她的律师曾试图以“精神疾病”为由提出从轻处理建议,但精神病鉴定意见书上写得清清楚楚:
“被告人在作案时具备完全行为能力,思维清晰、逻辑完整,能够准确回忆并规划对被害人的具体手段。无精神障碍表现。”
法槌再次敲响,清脆的声音在寂静的法庭内回荡,进入“审判调查报告陈述环节”。
程望缓缓起身,迈着沉稳而坚定的步伐,走到证人席。他没有看台下任何人,而是将目光投向审判席、陪审员与记者席的方向,深吸一口气,用沉稳而有力的语气开口:
“本案受害人林思琪,目前身体状况仍在艰难地恢复,精神层面处于创伤后反应期,但已暂时脱离生理危险。”
“然而,这起案件的问题不止于施暴本身,更在于我们制度的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