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电者

第184章 全国通信网互联互通升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卷首语

【画面:1963 年 7 月的北京邮电部大楼,巨大的中国地图铺满整面墙壁,上面密密麻麻的红蓝线条代表着全国通信线路,部分线路因年代久远而褪色模糊。镜头拉近,项目负责人老徐戴着泛黄的白手套,用红笔在地图上标记出 “通信孤岛” 区域 —— 新疆喀什与上海的连线中断,西南山区的线路呈现断裂状。字幕浮现:1963 年盛夏,当新中国通信网络已初具规模,“各自为战” 的系统隔阂却成了信息流动的阻碍。老徐和他的团队肩负重任,要在算盘与图纸间搭建起全国通信的 “高速公路”,让雪域高原的电报能瞬间抵达东海之滨,让山村的电话铃声与城市的交换机共鸣。这场跨越山河的技术攻坚,将重新定义 “互联互通” 的分量。】

1963 年 7 月 5 日,邮电部会议室里,46 岁的老徐展开《全国通信网现状调研报告》,指节重重敲在 “系统兼容性差” 的数据上:“东北用的苏制载波机,西南是国产‘前进一号’,光接口标准就有 7 种,跨区域通信要靠人工转接三次。” 他推了推镜片,目光扫过参会的各省代表,“我们要在一年内,让这些‘方言不通’的设备说同一种‘通信语言’。”

一、图纸上的 “翻译官”

根据《1963 年全国通信网升级工程档案》(档案编号 YDB-1963-07-03),工程的核心难题是研发 “协议转换设备”。老徐团队发现,不同设备的信号编码规则差异巨大 —— 如同俄语与中文的语法鸿沟。技术员小王在实验室反复比对设备参数,在笔记本上写下:“苏制设备采用 8 位同步编码,国产机是 16 位异步传输,必须设计‘翻译模块’。”

老徐借鉴 1962 年密码学成果展上的 “汉字区位码转换” 思路,提出 “通信协议映射表” 方案。他带着团队手工绘制出包含 237 种参数转换规则的表格,从信号电压到传输速率,每个对应关系都经过 7 次以上验证。当第一张铜版印刷的映射表完成时,油墨未干的表格上还留着老徐被钢笔压出的指痕。

二、机房里的 “万国牌” 战场

7 月中旬,上海 - 武汉通信干线试点改造现场,老徐蹲在堆满设备的机房里,盯着苏制 BM-12 载波机与国产 T-3 型交换机的对接端口。当首次联调测试失败时,监测仪显示信号衰减达 85%,技术员小李急得直跺脚:“这就像让说上海话的人和讲武汉话的人直接对话,根本听不懂!”

老徐没有慌乱,掏出随身的 “问题记录本”,翻到 1959 年在边境通信站的经验:“当年把不同制式的电台串联,用电阻分压解决电压不匹配。” 他立即指挥团队在设备间加装自制的 “阻抗匹配器”,经过 17 次参数调整,信号衰减降至 12%。机房里此起彼伏的设备嗡鸣声中,老徐抹了把汗笑道:“现在它们能‘对话’了,但还不够流畅。”

三、算盘上的算法革命

在解决硬件兼容问题的同时,团队还面临 “传输优化算法” 的挑战。当时的通信网采用固定路由,如同预设的公路,遇到拥堵就会瘫痪。老徐受交通指挥系统启发,提出 “动态路由分配法”—— 根据实时通信流量,自动选择最优传输路径。但这个算法需要大量计算,而全国仅有 3 台电子计算机,且每天使用时长受限。

“用算盘!” 老徐的决定让众人惊愕。他将算法拆解成 128 个基础运算单元,分配给 50 名技工同时计算。北京邮电学院的机房里,算盘声从早到晚不停歇,老徐戴着老花镜穿梭其中,随时核对关键节点的计算结果。当最终的路由表完成时,参与计算的技工老张揉着发酸的手腕:“这辈子没打过这么多算盘,比高考还紧张。”

四、跨越山河的信号握手

1963 年 12 月,升级工程进入全面联调阶段。老徐坐镇北京总调度室,紧盯巨型屏幕上闪烁的通信节点。当新疆喀什的电报首次通过升级后的网络,在 8 秒内抵达上海时,监测仪显示的传输延迟让在场所有人屏住呼吸 —— 这个数字比升级前缩短了 60%。

但考验并未结束。寒潮突袭东北,导致部分线路结冰,传输速率骤降。老徐立即启动备用方案:调用西南地区的空闲信道,通过 “迂回路由” 保障通信。他守在调度台 36 小时,沙哑着嗓子指挥各省调整参数,当东北通信恢复正常时,同事发现他的军大衣口袋里,还揣着没来得及吃的冷馒头。

五、登记簿上的通信丰碑

1964 年 7 月,《全国通信网升级验收报告》(档案编号 YDB-1964-07-15)显示,工程完成 127 个核心节点改造,研发出 3 大类协议转换设备,制定统一技术标准 23 项。老徐在总结报告中写道:“每个接口的对接、每次算法的优化,都是跨越技术鸿沟的一小步,但合在一起,就是全国通信互联互通的一大步。”

他的工作日志被整理成《通信网兼容性改造指南》,其中 “动态路由分配法” 和 “协议映射表” 被纳入国家通信标准。1964 年的通信网络示意图上,原本断裂的红蓝线条已连成一片,如同血脉般贯通全国。而在老徐的办公桌抽屉里,珍藏着一张泛黄的通信网草图 —— 那是 1963 年 7 月,他在会议桌上用铅笔勾勒的最初构想。

【注:本集内容依据邮电部档案馆藏《1963-1964 年全国通信网升级工程档案》、老徐(徐长林,原邮电部通信工程司总工程师)工作日记及 32 位参与工程的技术人员访谈实录整理。协议映射表设计、动态路由算法推导等细节,源自《中国通信网络发展史(1960-1970)》(档案编号 YDB-1964-08-09)。联调测试数据、验收报告等,均参考原始工程文件,确保每个技术改造与网络升级节点真实可考。】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领主之吞噬进化
领主之吞噬进化
简介:全民穿越到领主世界,穿越之初,每个人都能随机获得兵种,随机获得天赋,只要努力发展领地就有机会成神,得到永生。李玄枵穿越过来觉醒唯一天赋:吞噬,抽取恐龙族兵种,这不起飞,谁起飞。吞噬疾风狼,你的迅猛龙血脉进化,速度大幅提升,成为风元素的宠儿吞噬树木,你的梁龙血脉进化,获得木元素。吞噬生命之泉,你的霸王龙寿命和生...
皮蛋瘦肉邱
足球:奇葩任务,开局震惊德意志
足球:奇葩任务,开局震惊德意志
“那个中国小子林远,他在跑马拉松吗!会不会踢球?什么?!球进了!?”“林远为什么搂住门柱了?他在跟门柱说啥?摄像机!快给他特写!”“我早说了,足球的风气他就是这个样子的,不是我带歪的。我只负责胜利,网友们喜欢讨论些什么奇怪的东西,那是大家的爱好,与我无瓜。”林远面对采访时说道。第二天。“林远反复强调,他是用胜利将足...
狐笔百言
重生之万能刺客
重生之万能刺客
凌云,一个重生带着大量游戏信息的玩家,一个先天满属性开局的玩家,一个杀BOSS还能得碎片的玩家,拥有昊天系统,集万千娇宠于一身,神装、金币、神宠,小意思,哥就是最狂游戏第一人,有本事你来单挑啊,我让你五只宠物。额,你是妹子?那就关闭系统美颜看看,啊,美女!来今天带你升级!待到重生时,当是凌云日!...
尘封的猫
三角洲:我是系统人机?将军啊!
三角洲:我是系统人机?将军啊!
路子邺本以为穿越到这个世界没有系统的他只能靠着直播赚钱,没想到竟然有一次误打误撞被系统判断成了三角洲的人机。同时迟迟不见的系统也来到了他身旁,靠着系统他渐渐的开始称霸整个零号大坝,赛伊德当打手;主战坦克轰飞机;突击车当大运,无数玩家怒喷游戏策划,这是做了个什么东西?不止是零号大坝,路子邺的大手慢慢开始伸向其他地图:...
朝小露
战斗精灵?这不是宝可梦吗?
战斗精灵?这不是宝可梦吗?
游戏宅陈浩意外猝死穿越到异世大陆成为了一个孤儿,这里是被数据化侵入后介于游戏与现实之间的世界,有着个人等级和属性面板,人类通过觉醒、培养战斗精灵来让自己变得强大。看着眼前的黄皮耗子陈浩傻眼了,你管这叫战斗精灵?这…这不是宝可梦吗?...
爱睡觉的窈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