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卷首语
【画面:1964 年 4 月的北京邮电部地下室实验室,陈恒蹲在生锈的进口频谱仪旁,用万用表测量设备的杂波抑制能力,屏幕上跳动的波形比五年前的 "60 型" 密码机测试数据多出 17% 的噪声。镜头扫过墙角,1959 年从茶岭矿带回的竹筒密钥转盘与 1963 年试点改良的 "矿灯集成型" 电路板并排陈列,前者的竹纹已被蜂蜡浸润得发亮,后者的焊点还留着攀枝花矿尘的痕迹。陈恒的笔记本里夹着两张图纸:左侧是 1958 年手绘的机械齿轮组草图,右侧是二机部支援的核工业厂房改建方案,铅笔在 "恒温恒湿实验室电磁屏蔽暗室 "等条目上划出重线。字幕浮现:当"63-C 型 "密码机的齿轮在全国各行业转动,邮电部地下室的荧光灯却在老旧设备的噪声中闪烁。陈恒团队站在算盘与计算机的交界处,在进口仪器的故障单与核工业厂房的蓝图间寻找平衡 —— 那些被盐雾腐蚀的进口电子管、在低温测试中开裂的玻璃器皿、深夜电炉旁熬制的蜂蜡绝缘液,终将在历史的科研基建史上,成为中国密码从" 因陋就简 "迈向" 体系建构 " 的第一组奠基坐标。】
1964 年 4 月 10 日,地下室的恒温箱第 7 次报警,小陈盯着温度计上的 "23.7℃" 皱眉:"设计指标是 20±1℃," 他敲着从苏联进口的老旧温控仪,"这台 1957 年的设备,连茶岭矿的湿度波动都模拟不了。" 老赵正在给新到的 "铁翼型" 齿轮组做低温测试,零下 40℃的液氮罐突然喷出白雾,他的棉手套瞬间冻在不锈钢罐口:"当年在朝鲜用美军罐头盒做低温箱," 他呵着白气说,"现在有了正经实验室,反而被洋设备难住了。"
一、扩建筹备:在废墟上画蓝图
(一)场地选址的跨行业智慧
陈恒的扩建方案带着鲜明的行业烙印,他选中的西郊旧厂房曾是纺织厂的仓库:"纺织厂的混凝土框架能改造成电磁屏蔽结构," 他指着二机部支援的核工业图纸,"屋顶的钢梁正好悬挂防振吊臂 —— 这是从攀枝花铁矿的竖井支架学来的。" 最关键的地下层设计借鉴了故宫的地宫结构,6 米深的混凝土墙内夹着竹炭纤维层:"故宫修复师说,这种结构能隔绝 80% 的地表电磁," 小陈的声波测试显示,"比苏联的金属屏蔽网多抗 15% 的杂波。"
(二)设备清单的土洋配比
设备采购单上,进口仪器与自研装置形成奇特平衡:
核心设备:从东德进口的电子显微镜(用于观察蜂蜡涂层的分子结构)、英国产的频谱分析仪(监测噪声共生信号);
土法装置:茶岭矿工人焊接的矿用恒温箱(内衬蜂蜡防潮层)、自行车厂改造的齿轮磨损测试仪(用辐条钢制作测试探头);
跨界发明:纺织厂捐赠的整经机改装成线材拉力测试仪,故宫木器房的阴干窑改造成木材胀缩实验室。
老赵在设备调试时发现,进口齿轮探伤仪识别不了桦木齿轮的年轮缺陷,立即带着徒弟用矿灯改装:"在探头上涂层蜂蜡," 他展示着改良后的探头,"年轮的疏密会改变蜂蜡的热导率,比洋仪器的超声波更管用。"
二、环境实验室:让设备回到 "出生地"
(一)极端环境的全真模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