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金戈铁马荡春秋,兵法一部镇九州。
吴宫教战斩妃胆,柏举扬威破楚侯。
若问兵家谁为祖,穹窿山下仰风流。
今天讲一段春秋末期、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一位凭一部兵书定乾坤、靠三千锐士破强楚的铁血战神——“兵圣”孙武的故事!
两千五百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世纪末。那时候的华夏大地,是“诸侯并立,争霸不休”的春秋乱世。周天子早没了当年的威风,就像个摆设似的,底下的诸侯国你打我、我揍你,都想当“霸主”,说了算!
要说这时候最强大的诸侯国,当属南边的楚国。楚国有多厉害?史书上写着“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楚国国君仗着家底厚,向来眼高于顶,把周边的小国欺负得够呛,连中原的晋国都得让他三分。可“强中自有强中手,暗处藏着打虎人”,就在楚国东边,长江下游有个原本不起眼的小国,正憋着一股劲儿要跟楚国叫板——这就是吴国!
吴国为啥敢跟楚国叫板?这里头有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吴王阖闾,另一个是从楚国逃过来的伍子胥。咱先说说伍子胥,这主儿跟楚国有血海深仇——他爹伍奢、哥伍尚都被楚平王给杀了,他自己是九死一生才逃到吴国,心里就一个念头:报仇!可报仇得有本事啊,吴国当时虽说是个诸侯国,但兵力、地盘都比不上楚国,伍子胥就琢磨:“要破楚国,得有个懂兵法、会打仗的高人来帮着练兵!”
找谁呢?伍子胥这就想起一个人来——此人姓孙,名武,字长卿,原本是齐国人。当时齐国的贵族们为了争权,打得头破血流,孙武家是田氏旁支,怕被卷进去,索性带着家眷,揣着自己写的几卷竹简,一路南下,隐居到了吴国的姑苏城郊,也就是今天的苏州一带。
这孙武在吴国隐居的时候,天天也不闲着,要么在田间地头干活,要么就坐在穹窿山脚下的大树底下,对着那几卷竹简琢磨。您可别小看这几卷竹简,这就是后来流传千古、被兵家奉为“圣经”的《孙子兵法》!
伍子胥跟孙武早就认识,当年孙武刚到吴国的时候,伍子胥就跟他聊过几次,一听说他在写兵法,还跟他探讨过几次行军打仗的事情。伍子胥越聊越佩服:“这位孙先生,简直是天生的将才!要是能让他来辅佐吴王,破楚报仇就有戏了!”
于是,伍子胥就开始在吴王阖闾面前举荐孙武。第一次举荐,阖闾听完了,捋着胡子琢磨:“孙武?没听说过啊,一个齐国来的隐士,能有多大本事?”没答应。第二次、第三次……一直举荐到第七次,阖闾总算被伍子胥的执着打动了,说了句:“行吧,既然伍大夫你这么看重他,就让他来见见寡人,寡人倒要看看,他到底有啥能耐!”
这一天,孙武穿着一身素色的儒衫,走进了吴国王宫。阖闾坐在大殿之上,瞅着底下这个不起眼的中年人,心里还犯嘀咕:“就这模样,不像能打仗的啊?”
孙武倒不怯场,先是行了礼,开口说道:“大王,臣孙武,自幼研习兵法,深知用兵之道。若大王信得过臣,臣愿为吴国练出一支精锐之师,西破强楚,北威齐晋,让吴国称霸诸侯!”
阖闾一听,来了兴趣:“哦?你这兵法里都写了些啥?给寡人说说!”
孙武就从“始计篇”开始,一句句讲起:“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又讲“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再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阖闾越听越入迷,一会儿点头,一会儿皱眉,等孙武把十三篇大致讲完,阖闾“啪”地一拍案子,站起来就说:“好!讲得好!这兵法简直是字字珠玑!不过,孙先生,寡人还有个疑问——你这兵法说得头头是道,可真要用到实战练兵上,管用吗?”
孙武一听,立刻答道:“大王若不信,可当场试验!不管是男兵女兵,老卒少年,只要臣接手操练,不出数日,必能令行禁止,成一支铁军!”
阖闾心里想:“你这话也太满了吧?寡人倒要试试你!”于是就说:“那好,寡人宫里有一百八十名宫女,都是些娇生惯养的主儿,你要是能把她们练成能打仗的士兵,寡人就信你!”
这话一说,旁边的大臣们都乐了,心说:“这宫女们连刀剑都没摸过,还得涂脂抹粉,怎么练兵?孙先生这回怕是要栽了!”
可孙武却毫不含糊,当场应道:“臣遵旨!请大王明日将宫女集齐于宫中校场,臣定能让她们成军!”
第二天一早,吴宫校场里,一百八十名宫女穿着五颜六色的衣裳,说说笑笑地站在那儿,跟逛集市似的。阖闾还特意派了自己最宠爱的两个妃子当队长,一个叫左姬,一个叫右姬,这俩妃子也是没正形,站在队前还跟宫女们打打闹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