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第131章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卷首语

《大吴会典?囚律》载:"凡宗室谋逆者械系,必用朱漆木笼车,车广三尺、高七尺,栏柱铸獬豸噬恶纹,顶覆铁网以防劫囚。过州桥则停舆三刻,御史台需悬黄榜于桥之左右,榜书 ' 军民人等有冤可诉,执田契、工牌、税单者,验明给米二斗 '。沿途郡县备端砚、徽墨、开化纸,令书吏录状存档,违者有司论罪。" 永熙三年七月初七,洛阳桥的汉白玉栏板蒸腾着暑气,谢渊手按腰间绣春刀,獬豸冠缨垂落如帘,注视着车辕上新烙的 "反" 字火印 —— 此印以魏王府私铸钱炉余温灼烫,焦木气息混着血腥,与七年前在砖窑查获的匠人烙铁如出一辙,暗合《会典》中 "以逆贼之器刑逆贼" 的古制。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永熙三年七月初七,未时初刻。洛阳桥第九十一级青石板上,萧烈的木笼车铁轮碾过蝼蚁,车栏剥落的獬豸纹朱漆,恰好覆盖石板右下角 "匠人陈六造" 的落款 —— 那是太祖朝老匠人的留名规制。谢渊的绣春刀鞘叩击车栏青铜环,清越鸣响惊起桥边鸥鹭:"《囚律》卷二第四款,过州桥停舆三刻,许士民陈冤。" 他余光扫过萧烈赭衣下摆的暗纹,三缕断刀绣线暗藏魏王府私军徽记,与七年前黄河劫粮案中贼首的服饰特征完全一致。

忽有碎瓦挟风而来,"当" 地砸在木笼铁栏上,迸溅的火星灼破萧烈额角。执枣木拐杖的老妇踉跄趋近,补丁摞补丁的青布衣襟下,露出半幅月白里衣 —— 分明是官宦人家旧裳改制,领口盘扣还留着 "泰昌元年" 的内造款识。"御史大人明鉴!" 她双手奉上虫蛀的地契,边角残页以面糊粘连,"永熙元年七月初七,魏王长史持 ' 牧马令 ' 夺我三亩薄田," 枯指划过模糊的官印,"言明暂借三载,如今五载过去,孙儿冻毙破窑,连具棺木都是邻里凑的......" 谢渊展开怀中《魏王府苛政录》,泰昌帝朱批的 "洛阳城郊夺田四十二顷" 赫然在目,批红边缘的飞白笔锋,与父亲当年弹劾魏王府的奏折字迹如出一手。

围观人群中忽起骚动,七八个短衣汉子排闼而入。为首壮汉扯开粗布衫,左胸烙铁疤痕呈纹章形状,新结的血痂还泛着脓血:"小人儿子丙戌年被抓去丙巳位砖窑!" 疤痕蜿蜒如砖窑地道,"去年腊月断粮,窑头说 ' 魏王要铸甲等敌 ',至今音信全无......" 话未毕,戴旧儒巾的老者已捧着税单扑至车前:"去岁冬税明载三成,实征竟达六成!" 税单上 "魏王寿诞加征" 的印戳,用的是魏王府私窑特制的砖红印泥,印泥中隐约可见细小的骨粉颗粒 —— 那是《会典》严禁的 "人骨制印" 陋习。

萧烈在笼中发出低笑,赭衣上的 "反" 字朱印被百姓唾沫浸得斑驳,却更显狰狞。谢渊的断笏重重敲在车辕铜钉上,惊起桥栏栖息的寒鸦:"玄夜司听令!" 三十六名校尉应声展开三丈桑皮纸,纸首朱印 "都察院录状专用",正是泰昌帝临终前赐下的獬豸纹官印,印纽处还留着先帝指痕。"有冤者持实据依次上前," 他眼角余光扫过人群中刻意压低的皂帽 —— 那是魏王府豢养的 "耳报神",帽檐绣着极小的断刀纹,"虚言者依《囚律》杖三十,属实者当场画押备案。"

当第七十二名百姓按完血指印,暮色已染红桥栏。谢渊望着桑皮纸上的控诉,"夺田征丁 加税" 等罪状,竟与七年前父亲未竟的《匠人血债录》暗合。他轻抚断笏裂痕,这道泰昌帝血谏砖窑时崩裂的竹纹,此刻正与纸上 "丙巳位砖窑" 的记载形成奇异呼应。萧烈的冷笑突然尖锐,谢渊抬眼,见桥畔 "得月楼" 二楼有人影闪过,腰间玉佩正是皇长子萧桓的佩饰 —— 三日前在郑州驿站,他曾见萧桓的贴身侍卫佩戴同款。

玄夜司校尉收卷时,谢渊注意到老妇地契背面用指甲刻着 "丙巳零一",正是七年前砖窑案首犯陈六的匠人编号。他忽然想起父亲言语:"渊儿,若见百姓以匠人编号为记,便是逆贼罪状显形之日。" 洛阳桥的晚风掀起他的衣袂,獬豸冠缨拂过木笼车的 "反" 字火印,将萧烈的冷笑与百姓的呜咽,一并卷入渐浓的暮色。桥下水声潺潺,不知谁家小儿在唱《断指谣》,歌声混着暑气,飘向远处魏王府旧邸的飞檐。

片尾:

戌时初刻,囚车在暮色中缓缓启动。谢渊独坐桥边石凳,借着火折子光芒细辨桑皮纸上的血指印,忽觉第三十九名百姓的诉状提及 "魏王府私窑通风口刻有暗纹",与七年前在砖窑地道发现的符号完全一致。玄夜司呈上的《魏王府田契底册》显示,被夺三亩薄田恰在丙巳位砖窑遗址附近 —— 老妇的孙儿,很可能正是当年失踪的童工之一。

"大人,桥头茶楼发现可疑人物。" 玄夜司千户的耳语惊断思绪。谢渊登上 "得月楼",二楼雅间残留的龙涎香与萧桓书房气味相同,案头墨迹未干的信笺写着 "秋祭献马,万勿延误"—— 正是三日前在郑州驿站截获的密语。他指尖划过信笺暗纹,竟在纸背触到浅刻的 "桓" 字,与萧烈赭衣暗纹的断刀构成完整的逆党徽记。

暮色中,囚车铁轮碾过 "匠人陈六造" 的石板落款,"反" 字火印的阴影恰好覆盖匠人款识。谢渊抚过断笏,笏身 "铁骨冰心" 四字在暮色中泛着微光,那是父亲用匠人血混着砖窑红土所刻。他知道,这场洛阳桥的控诉,不过是逆贼罪状的冰山一角 —— 当皇长子的秘纹出现在魏王府暗桩身上,当 "秋祭献马" 的密语与砖窑童工的失踪形成互文,更大的阴谋,正如同桥下水波下的暗礁,等待着律法之舟去一一勘破。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宋末,海上发家
穿越宋末,海上发家
这不是英雄史诗,而是文明绝境中的生存实验。当火铳的轰鸣盖过的吟唱,当现代战争伦理与古代丛林法则在南海的泥沼里殊死搏斗,每个举起武器的人都在追问:当活下去成为最高法则,我们该如何守住人性的珊瑚礁,不让它在血与火的冲刷下碎成齑粉?潮起潮落间,珊瑚礁上的弹痕与贝壳共同书写着答案:真正的胜利从不是征服海洋,而是让文明的火种...
先滨
原神:文明火种筑梦尘歌
原神:文明火种筑梦尘歌
#种田#基建#末日生存#群像#穿越#轻科幻#单女主现代半导体工程师理萌意外魂穿提瓦特大陆,成为璃月青年农业专家,身陷仙人打造的巨型折叠空间“尘歌壶”。提瓦特正遭末日深渊侵蚀,这座汇聚七国幸存者的“文明方舟”资源枯竭、元素紊乱。凭借现实工程思维与脑中神秘的现代农业知识库,理萌必须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挣扎求生。他与体弱却...
幻璃纱
寒门状元路
寒门状元路
前世,张子舟是语言学博士,专研科举!今生,他重生成了一个屡次不举的穷酸书生,破落农家子!好在家宅安宁,爹娘兄嫂都是正常人,还有个新娶的媳妇!只是……实在忍受不了每天吃糠咽菜的张子舟,为了改善生活,毅然捡起了前世知识,踏上了科举之路!从此,一路开挂,连中六元,状元及第,振兴门楣,安邦定国!...
秋予岸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魂归黄泉路,魄落九重天前世悬壶济世的中医张景,终因耗尽心血倒在手术台前再睁眼,已置身于巍巍大铭王朝的疆土为谋生计,他将半生医术倾囊尽施,仅凭一手绝妙医道便声名鹊起可当他只想开个医馆安稳度日时,却因为偶然吟出的一句诗,激起千层浪。从此,他从街头乞儿一跃成为权贵座上宾,以银针为剑,搅动朝堂风云以诗才作刃,划破盛世表象然...
锅锅锅锅贴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叶修穿越成为大坤八皇子,因身具前朝血脉,又撞破太子艳事,导致被罢黜。他一怒之下,抽公主,打太子,拐跑首辅千金,开启名动天下的孕检计划……若干年后,少年破茧。“你是诗仙???”“你是神医???”“你是赌圣???”“你是超越大宗师的武尊???”“你是坐拥天下第一情报组织的戏魔???”“你是……”叶修淡淡点头:“没错,都...
白首不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