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九八一年的十一月份对于这个时空的华夏文艺界而言,绝对是一个特殊的月份。
因为在月初,一篇《愿中国青年摆脱冷气,向上走》的文章刊登在了江苏日报上。
这篇文章其实就是当初阮雪对王强的采访。
这篇文章说白了,其实就是在删除了一些敏感内容后,阮雪等电视台的编辑们以鲁迅的《热风》为核心思想,再将王强提供的一些在后世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正能量名言警句进行润笔后发布的鸡汤文。
这篇文章放在后世没有什么特别的。
甚至没准还会被网民们嗤之以鼻。
但在现在的时代,这样一大锅心灵鸡汤放在被各种迷茫、反思、骚动的文章搞得心思浮动的青少年面前,却是对症下的药。
不少青少年在看到这篇文章就也是醍醐灌顶,瞬间感觉自己的人生又充满了阳光。
而不光是青少年,就连许多大人也是如此。
比如棉纺厂附中的林老师。
他在看到这篇文章里,王强从后世摘抄来的各种经典鸡汤句子后,顿时大呼妙啊!
这才是给青少年看的好文章!
那些迷茫骚动的都是些什么玩意!
还是王强人家说得好,中国青年就应该摆脱冷气,向上走!
于是便让附中的老师和学生们全都阅读一遍,并让附中各班级的黑板报和宣传栏写满了从这篇文章上摘抄下来的鸡汤短句。
对此,庄超英等一众老师们也是连连苦笑。
不过林老师这么折腾,总比咋咋呼呼的要去填平游泳池来的好。
不仅仅附中如此,苏州的其他中学也一样。
一时间,整个苏州教育界都好似进入了大鸡汤时代。
而这篇文章对华夏影响还不仅仅局限于教育界,不少文坛中人在阅读这篇文章后,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深受触动,就写下了不少内容积极向上的诗词以响应这篇文章。
当然,嘲讽者也不是没有。
不少自命清高的文人就对王强公开嘲讽过,觉得他一介黄毛小鬼懂得什么叫真正的文学?
只有我们这些挖掘人的个体价值,探讨人性矛盾的文章,才能引领社会的进步啊!
但这些人的言论很快就引来了对手的驳斥。
觉得他们只是精致利己罢了,根本就没有探讨所谓的人性,就算探讨了也只是探讨人性的黑暗面,人性的光辉半点没看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