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凌晨2点17分,南天门东侧悬崖。
冷艳锯的身体紧贴着湿滑的岩壁,战术手套的纤维在石灰岩上摩擦出细微的沙沙声。山间的雾气凝结成水珠,顺着他的防弹背心滑落,在1300米高的悬崖上冻成细小的冰晶。
右耳的微型通讯器传来后方指挥部的静电噪音,每隔十秒自动跳频一次,防止被缅军侦测。这套价值百万的量子加密通讯系统,此刻正发挥着关键作用。
"暗刃,报告状态。"耳机里传来彭大山压低的嗓音,背景音里还能听到电子沙盘运转的嗡嗡声。
冷艳锯没有回答,只是用食指在喉麦上轻轻叩击两下——这是"按计划进行"的暗号。
在他脚下,近乎垂直的崖壁上,十二名特战队员正沿着凯夫拉纤维尼龙绳沉稳攀爬。
每个人脸上都涂着最新研发的纳米吸光涂料,连呼吸都控制在每分钟 6 次的战术频率。三百米高的悬崖中段,一团雾气突然被山风吹散。
月光洒下的瞬间,冷艳锯的瞳孔猛然收缩——头顶五米处的凸岩上,一个缅军哨兵正打着哈欠转身,军靴踢落的小石子擦着突击队员王铁的钢盔滚落深渊。
“夜视仪。”冷艳锯用喉麦送出三个字。所有队员立刻闭眼,以防瞳孔反光。果不其然,那哨兵举起老旧的俄制 PN-14K 夜视仪扫视悬崖,镜片在月光下闪烁着幽绿的微光。
“缅军的夜视装备至少有 15 年的差距,这是我们唯一的契机。”冷艳锯等到哨兵再次转身,才继续向上攀爬。
他腕上的战术终端显示环境温度已降至 3℃,但特制作战服的恒温系统使他的核心体温始终维持在最佳状态。
还剩最后八十米时,突击队员李拥军突然打出一个战术手势——他的主绳索在刚才的规避动作中缠住了突出的树根。
冷艳锯毫不犹豫抽出腿间的MK3战术匕首,这把采用航空钛合金打造的利刃在月光下划出一道银线。匕首脱手飞出,精准割断纠缠的绳索,李拥军立刻用备用抓钩稳住身形。
当第一滴冰凉的露水落在冷艳锯的颈后时,暗刃小队终于摸上崖顶。二十道黑影如液态金属般渗入防御工事的阴影中。
探照灯惨白的光束扫过混凝土掩体,在潮湿的墙面上投下扭曲的光影。冷艳锯紧贴着冰冷的水泥墙,连呼吸都控制在最轻微的节奏——每分钟仅四次。
他的战术目镜上,探照灯的扫描轨迹被标记为一条红色虚线,在HUD上清晰显示着下一次扫过的时间:17秒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