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春归
篱落飞花送晚春,依依杨柳絮如尘。
幽思已付冰弦上,一曲空山流水频。
《春归》一诗通过精巧的意象组合与凝练的声韵设计,在暮春凋零的底色中注入清冷孤绝的琴音,构建出“伤春惜时”与“知音难觅”的双重意境。以下从意境营造与格律声韵两方面展开赏析:
---
### **一、意境赏析:冰弦空谷中的精神独白**
#### **1. 起笔:凋零图卷的视觉冲击(物理时空)**
首句"篱落飞花送晚春"如长镜头横摇:竹篱斜倚,残红纷飞,落花成阵似在举行春日告别仪式。"送"字力透纸背,与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异曲同工,但更具主动性——非被动凋零,而是以"飞花"为仪仗队,赋予暮春庄严的仪式感。篱笆的"落"与花朵的"飞"形成静动对照,暗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隐逸基因。
#### **2. 承接:飘散意象的触觉延伸(心理时空)**
次句"依依杨柳絮如尘"俯拍特写:柳丝垂泪,飞絮弥天,将"杨柳依依"的古典惜别意象解构重组。"絮如尘"三重隐喻——形似尘(视觉),质比尘(触觉),命同尘(哲学),与曹雪芹"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形成跨时空对话。漫天飞絮恰似时光碎屑,模糊了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的边界。
#### **3. 转合:琴心凝结的意象提纯(艺术时空)**
第三句"幽思已付冰弦上"陡转内视:诗人将无形思绪凝为具象琴音。"冰弦"二字堪称诗眼:冰喻琴声清冽(听觉通温觉),弦代心绪震颤(视觉通触觉),与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的浓烈形成两极。此句完成三重转化:凋零春色→纷乱心绪→凝固琴音,开辟出独立于现实的艺术时空。
#### **4. 收束:空谷回响的永恒追问(宇宙时空)**
末句"一曲空山流水频"如全景定格:琴声在空寂山谷往复回荡,"频"字既指弹奏动作的重复,更暗示等待的漫长。化用伯牙子期典故意在言外:"空山"无应和之人,"流水"成独白之音,恰如梵高《星月夜》中扭曲的柏树——自然景象成为精神困境的投射。此句将诗意升维至哲学层面,在"频"的永恒循环中叩问存在意义。
---
### **二、韵律解析:清商冷韵的声音建筑**
#### **1. 平仄架构的精密咬合**
全诗采用平起首句入韵格式,平仄如下:
```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篱落飞花送晚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依依杨柳絮如尘
仄仄平平平仄仄|幽思已付冰弦上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一曲空山流水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