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梦令?元宵
又是元宵时候。火树银花如昼。
锣鼓醉无眠,处处谜灯彩袖。
约友。约友。今夜狂欢别走。
这首《如梦令·元宵》以精炼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场景和欢愉气氛。以下从意境和韵律两方面进行详细赏析:
**一、 意境赏析:流光溢彩,人声鼎沸的佳节狂欢**
1. **开篇点题,时空定格:** “又是元宵时候” 一句开门见山,点明主题(元宵节)和时间节点(“时候”,即时节)。“又”字透露出一种熟悉感和期待感,暗示这是年复一年的盛事,奠定了欢乐的基调。
2. **视觉盛宴,璀璨夺目:** “火树银花如昼” 是千古名句的化用(源自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却用得恰到好处。
* **“火树银花”:** 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描绘元宵节夜晚璀璨的灯火。树上悬挂的彩灯如同燃烧的火焰树,燃放的烟花则如绽放的银色花朵。色彩(火红、银白)和形态(树、花)的意象组合极具画面感。
* **“如昼”:** 进一步强调灯火的辉煌程度,照亮夜空如同白昼,极言其盛况。这不仅是视觉上的明亮,更烘托出节日气氛的热烈。
3. **听觉与氛围,沉浸式狂欢:** “锣鼓醉无眠,处处谜灯彩袖” 两句从听觉和更丰富的视觉角度铺陈,将读者带入现场。
* **“锣鼓醉无眠”:** “锣鼓” 是节庆的典型声音符号,喧天动地,渲染出狂欢的节奏感。“醉”字用得极妙:
* 既可指人们陶醉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
* 也可指锣鼓声本身充满激情,仿佛也“醉”了。
* 更深一层暗示了人们饮酒助兴,通宵达旦(“无眠”)的欢庆状态。一个“醉”字,融合了听觉、氛围和人的精神状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