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

第361章 炎明帝国的发展状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炎明帝国的军事帝国主义虽然带来了很多副作用,但不得不说正是由于炎明帝国的军事力量才让炎国的东方霸权获得全世界的默认。

事实上,截止目前为止,炎国是世界上唯二的还在扩张军备而没有进行裁军的国家,另一个国家就是倭国。

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战争的破坏和国内的反战情绪,西方列强普遍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军行动,这也是鹰国在阿拉汉斯坦被倭国打败的重要原因。

炎明帝国也采取了裁军行动,并且裁军力度世界最大,原本由复国军组成的地方军队都被朱大壮裁撤一空,总裁军规模超过80万。

但同时炎国的皇家军队数量却在大幅度增长,截止崇光三年,炎明帝国光是新成立的皇家陆军数量就超过20个师,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中。

由于军事装备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所以制约炎明帝国军事增长的最大因素已经没有了,所以炎明帝国实际上已经进入了自由扩军的广阔世界。

只不过由于目前还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风险,所以朱大壮把军队的总数量维持在了200万左右的数量级别,并没有大规模暴兵。

这些军队就是朱大壮敢于大刀阔斧地对炎明帝国进行深度改革的底气。

事实上公考改革只是朱大壮众多改革措施当中的一项而已,自从朱大壮登基以来,朱大壮已经在军事、政治、经济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其中动作最大的其实是教育方面。

针对炎明帝国极端落后的教育情况,朱大壮最先开始的就是炎夏文明教育改革计划,其核心内容就是以炎夏史观来重塑南洋各个地区的教育体系,给南洋各个土着民族树立“炎夏一体”和“自古以来”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目前来说炎明帝国的教育改革已经在中央政府能够控制的区域得到了有效推广,而且取得了良好效果。

很多土着民族子女已经逐渐淡化自己的民族概念,把自己当作了炎夏民族的一部分,张口闭口都是自古以来我们就是炎夏九黎后裔,我们的先辈在三百年前就是皇帝的臣民,我们现在是,将来也是皇帝的臣民……

所以说朱大壮根本不怕土着民族首领造反,因为他们要造反,现在也只有生活在深山老林或者海岛上的食人族才愿意跟着他们造反。

他们的绝大多数族人吃饱了撑的才会放着大好的日子不过,去干杀头的买卖。

毕竟在朱皇帝的统治之下,虽然生活还是艰辛,但是至少能吃上饭了,而且也没有人再欺压他们,这让他们怎么生起反抗之心?

更重要的是,随着炎明帝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土着人民会走出大山和荒岛,进入城市生活,到时候土着民族首领的号召力就会进一步被削弱。

不过这并不是说朱大壮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土着民族的典型特点就是畏威而不怀德,从他们在政事堂闹出的抗议就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服气。

田光义可以以强硬的姿态暂时压制他们,但是却不能压服他们,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早晚有一天会爆发的,只不过爆发的方式或者规模还不知道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纤尘引之妄途
纤尘引之妄途
?????我本是随性的人,多时遇事不决问春风,春风不语遂本心。可后来,我知了天命。天道不仁,我逆命伐天!以为掀了棋盘,讽刺春风也有春风愁,不劳春风为我忧。可笑,可悲,可叹…天道下了一盘好大的棋。终是天不可覆,命不可改。“琅嬛,活下去!我们就…没有输!”PS:都在问我为什么不用第三人称,我统一回答下,因为第三人称永远...
惜息
穿越明日方舟却早了几百年
穿越明日方舟却早了几百年
泰拉大陆一块被源石所困扰的世界。源石带给人类能源,但同时也在伤害人类。凡是吸入源石粉尘或被源石划伤都会感染名为矿石病的绝症。感染者可能不过几日就化作粉尘死亡,又或经受身体被结晶化的折磨几十年后仍然化为粉尘。矿石病现今为止都没有任何治疗的先例。恐惧,焦虑,在人们的心中不断的蔓延。感染者被不断的打压,排挤,甚至是流放。...
有点崩不住
隋烽
隋烽
无系统,非爽文,无金手指,立志写一本最纯粹的历史小说。从平民开始去见证波澜壮阔的东征高句丽战场,去体验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原大漠,去征服东南那瘴气横生的从林,去屠戮西南风沙万里的茫茫戈壁……一个短命的朝代,一块民族强盛的基石一...
漠北小小生
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
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
穿越+东汉末年+韩遂儿子+无系统主角意外穿越成韩遂的儿子韩韬,他深知在乱世中名声的重要性,所以从小就结交并且帮助羌人等少数民族,名声远播,起兵之后为了让天下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致力于铲除世家,最后一统天下。...
夜银河
行尸走肉:先知林峰
行尸走肉:先知林峰
异世穿越者林峰降临行尸末日,成为点燃文明火种的关键。从亚特兰大营地崛起,他凭借军事智慧组建自由联盟:驯服暴徒莫尔,智破总督阴谋,终结人肉工厂,击溃救世军奴役,在低语者的尸潮中守护人性微光。莫尔与达里尔的刀弩羁绊、尼根从暴君到囚徒的救赎、卡罗尔的蜕变,共谱末日史诗。当联邦——这座拥有电力与军队的“复兴堡垒”露出獠牙,...
娴来娴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