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明理学院,地下三层,中央典籍库。
空气是死的。
冰冷,干燥,混杂着老旧纸张的陈腐气味和服务器机组散发出的微弱臭氧味。这里没有窗户,唯一的光源来自天花板上无数条白得瘆人的LED灯带,将每一个角落都照得毫无隐私可言。
庞大的空间被一排排顶天立地的智能书架分割成无数条狭窄的通道。但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中央那片开阔地。一个由数百块屏幕组成的巨大环形工作台,正幽幽地闪烁着光芒,上面滚动的数据流像是某种活物的血管,奔流不息。
《命理学大典》的编纂工作,已经进入了最后一小时。
这是集结了全球数千名顶尖学者,耗费了整整二十年心血的宏大工程。一百卷,近亿字的篇幅,试图将自林青阳祖师爷开创“新命理学”以来,人类对于命运规律的所有认知、探索与实践,尽数囊括其中。
理论,实践,历史,流派,乃至那些曾被视为禁忌的、与《玉匣真本》和《太乙金钥》相关的深奥秘术,都被小心翼翼地拆解、分析、归纳,最终以一种严谨的学术语言,封存在这一百卷巨着之中。
这是人类第一次,试图为“命运”这门最古老、最神秘的学问,立下一座完整的、系统的丰碑。
典籍库内鸦雀无声,只有服务器风扇的嗡鸣声像是某种紧张的背景音乐。几十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围在环形工作台外,神情肃穆得像是在等待一场审判。他们是这个项目的核心团队,每一个人,都是当今命理学界泰山北斗级的人物。
陈院长站在主控台前,他曾是林青阳祖师爷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如今已是明理学院的掌舵人。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只有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中央主屏幕上那个鲜红的倒计时。
“最后的校验程序,‘天元’部分与‘地脉’部分的逻辑桥接,还存在一个0.01%的悖论冲突。”一个年轻的研究员声音干涩地报告,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一下。
这个悖论,他们已经卡了三天三夜。
“天元”部分,是大典的核心理论,阐述的是宇宙星象、时间周期这些宏观规律。而“地脉”部分,则详述了风水、地气等微观环境的影响。两者本该如阴阳两仪,完美契合。但不知为何,在最终的数据模型里,两者之间总有一个微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逻辑奇点无法弥合。
这个奇点,就像一根扎在血肉里的刺,不拔掉,整部大典就不算真正地“圆满”。
“用‘浑天算法’再跑一遍。”一位老教授推了推眼镜,语气疲惫。
“试过了,王教授,”研究员摇了摇头,“‘浑天算法’的精度不够,强行弥合,会导致整个理论体系在极端推演下产生逻辑雪崩。”
“那就用‘归藏模型’!”
“也不行,‘归藏模型’的兼容性太差,会排斥‘地脉’篇里超过三成的实证案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