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有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长子县。长子县境域面积达1029平方千米 ,其地形独特,处于太岳山脉向上党盆地的过渡地带,地势呈现出西高东低的态势。这里平均海拔929.8米,县城海拔946米 ,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16.74%,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魅力。
乡镇风貌
长子县下辖9镇2乡2个服务中心,每个乡镇都有着独特的风情与韵味。
丹朱镇作为县政府驻地,是长子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交通便利,商贸繁荣,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大堡头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镇内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民俗文化,每逢传统节日,这里都会举行热闹的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踩高跷等 ,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慈林镇因境内的慈林山而得名,山林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山上植被茂盛,四季景色各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登山揽胜。色头镇位于长子县南部,地理位置独特,与多个地区接壤,这里的农业发展独具特色,农产品丰富多样,尤其是当地的水果,口感鲜美,远近闻名。石哲镇是一个古老的集镇,两千零二年与晋义乡、衡水乡、岳阳乡、王玉乡合并,仍称石哲镇,辖六十九个行政村,总面积三百二十六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三点一万人 。其名称来源于旧时村西的一条河流,人们踩着石头过河,故而得名。鲍店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长子县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这里的集市贸易十分发达,每逢集日,周边乡镇的人们都会汇聚于此,买卖商品,交流信息,热闹非凡。南漳镇自然环境优美,田园风光如画,农作物产量丰富,是长子县的重要粮食产区之一。宋村镇行政区域、镇政府驻地不变,这里的乡村建设成果显着,村庄布局整齐,道路宽敞平坦,村民生活富足,乡风文明淳朴。南陈镇同样行政区域、镇政府驻地不变,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碾张乡和常张乡则保留着原始的乡村风貌,山水相依,空气清新,村民们以农业生产为主,过着宁静而祥和的生活。横水林区和王峪景区服务中心则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旅游,让游客在这里可以亲近大自然,享受森林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历史文化脉络
长子县历史源远流长,早在5000多年前,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就在这里试验种五谷,教民农耕,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先河。尧舜时代,尧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由此引得县名并简称“丹城” 。
西周初年,这里是周史辛甲的封地 ,至少在春秋时期,就有长子邑的存在。秦朝实行郡县制,设长子县,为上党郡郡治所在 ,此后2000多年里,基本沿用着这个名字(北齐时县废,隋复置县,名为寄氏,开皇十八年(589年)仍复旧名) 。在历史的长河中,长子县历经了无数的朝代更迭和风云变幻。
西汉时期,沿袭秦制,置长子县隶属上党郡 ,东南部还有一部分地方属猗氏县。东汉建安元年(196年) ,因董卓之乱,上党郡治移至壶关(古壶关城即今潞州区马厂镇古驿村) ,长子县受其管辖。三国时代,这里成为魏国领土,是长子公国,曹琬于黄初二年(221年)受封于此 ,其子曹昂袭位后,于嘉平六年(254年)转封丰王,遂成长子县。晋代,置长子县,隶属上党郡 。晋太元十一年(386年) ,鲜卑族慕容永将国都置于长子,国号西燕,历时九年后,西燕被慕容垂所灭,长子随为后燕地。北魏时期,置长子县,隶属上党郡 ,景明元年,改猗氏县为寄氏县 ,普泰元年(531年) ,划长子一部与寄氏一部合并,置乐阳县于乐阳村(今岳阳村) ,长子县和乐阳县属上党郡,本县还一度成为封国,建义年间,封刘灵助为长子县伯,后改为公 ,永安二年(529年) ,封李业兴为长子县伯 ,太昌中,封其次子遵祖为长子县伯。北齐时,长子、乐阳二县均废县名 ,新的建置更替及隶属不详。隋代文帝开皇九年(589年) ,将寄氏县的县治移至长子县治,长子遂改为寄氏县 ,开皇十八年将寄氏县改为长子县,隶属于上党郡。唐代,置长子县,隶属上潞州,归河东道 ,五代皆依唐制。宋代先属潞州,后在政和年间(1111 - 1118年) ,属隆德府 。金代隶属于潞州 ,元代沿用金制。明代先属潞州,后在嘉靖八年(1529年)二月,属潞安府 。清代属潞安府,归山西省 。民国时期,初属冀宁道 ,民国8年(1919年) ,属冀宁道,归山西省 ,民国16年废道后,直属山西省 。抗日战争期间,初属山西省第五专员公署(公署设在长治城) ,民国30年秋到民国38年9月,先后归太岳行署第一专员公署(公署设在沁县松交村)和第二专员公署(公署设在晋城西周村)领导 ,1939年7月日寇侵占长子城,抗日县政府转移到本县西部山区,现石哲镇境内的张、李家庄,隶属太岳区 ,1945年8月15日全县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长子县人民委员会,属山西省长治专员公署领导 ,1958年7月,长子、屯留两县合并为屯长县,长子县改为长子镇 ,同年10月屯长撤销并入长治市,长子为区联社 ,1959年1月长治市实行分治,屯长复为县 ,1961年5月屯、长分治,恢复长子县建置,仍属晋东南专区 ,1967年4月4日,成立长子县革命委员会,受山西省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 ,1981年8月成立长子县人民政府,属山西省晋东南地区行政公署领导 ,1985年7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晋东南地区分为长治、晋城两市,长子县隶属长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