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辽宁辽阳县:千年古韵与山水风华交织之地
辽宁辽阳县,地处辽东半岛中部,总面积达2485.41平方千米 ,是一座融合了悠久历史与壮丽自然景观的县城。这片土地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多彩的民俗风情,还具备独特的地理风貌和诱人的特色美食。
历史沿革:岁月雕琢的古城印记
辽阳县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当时它属于燕国的辽东郡,自此开启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漫长历程。历经秦、汉,一直到东晋十六国的后燕,此地都属于辽东郡(国)的襄平县(今辽阳市),在这片土地上,古老的文明开始生根发芽。北燕之后,经南北朝直至隋,这里被高句丽割据,政权更迭,文化也在交融碰撞中不断发展。
唐高宗收复辽东后,在今辽阳市设置辽城州都督府,这片土地再次回归中原王朝的统治。五代之际,契丹族在此活动频繁,耶律阿保机建立辽代政权后,辽太宗天显十三年(实际为会同元年即938年)“改南京为东京,府曰辽阳”,辽阳县的名字开始在历史中崭露头角。辽代辽阳之名的由来,是因为唐人诗文中常将辽东称为辽阳,故取其名。此后,辽阳县历经金、元、明、清等朝代,名称和归属虽不断变化,但始终在东北地区的历史舞台上占据重要地位。金称东京路辽阳府,元为辽阳路,明为辽东都司,清顺治十年(1653年)设辽阳府,辽阳县;康熙三年(1664年),辽阳县升为辽阳州 。
民国三年(1914年),改辽阳州为辽阳县。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这里仍属辽阳县,百姓在侵略者的压迫下顽强生活。1945年“九·三”胜利后,辽阳县得以光复,依旧设置为县。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行市县分治,辽阳县属辽东省管辖;1954年市县并入辽宁省,辽阳市为省辖市;1956年属辽阳专区;1959年辽阳县并入辽阳市,划归鞍山市领导;1961年又恢复辽阳县,实行市县分治,同属鞍山市管辖;1966年辽阳县改属辽南专区领导;1968年市县合并,属鞍山市;1980年4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再次恢复辽阳县,成为如今辽阳市辖县 。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诞生了许多历史名人。其中,“关东第一才子”王尔烈就出生于此。王尔烈自幼聪慧好学,勤奋刻苦,他在乾隆年间考中进士,以其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德闻名于世。他不仅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而且在诗词、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书法作品笔力刚劲,结构严谨,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后人称赞“辽沈书家,能得王字之风韵者,舍先生莫属”。他的诗词作品也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许多作品流传至今 。王尔烈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辽阳县人努力奋进,追求知识和进步。
乡镇风采:各有千秋的地域特色
辽阳县下辖12个镇、1个乡、2个民族乡,每个乡镇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 首山镇:作为辽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山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这里人口密集,商业繁荣,高楼大厦林立,街道上车水马龙。镇内拥有现代化的商场、超市、酒店等设施,满足了居民和游客的各种生活需求。同时,首山镇也注重文化建设,有许多文化广场和公园,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历史文化方面,首山镇保存着一些古老的建筑和遗址,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
- 兴隆镇:兴隆镇以农业和工业共同发展为特色。在农业方面,这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是辽阳县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同时,兴隆镇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种植各类蔬菜、水果,养殖家禽家畜等,农产品丰富多样,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销往周边地区。在工业方面,兴隆镇形成了以机械制造、建材加工等为主的产业集群,众多工厂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 刘二堡镇:刘二堡镇是辽阳县的工业强镇,工业经济发达。这里的工业以化纤、纺织、印染等产业为主,拥有多家规模较大的企业,产品质量优良,远销国内外市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刘二堡镇注重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随着工业的发展,刘二堡镇的城镇建设也日新月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居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 小北河镇:小北河镇以农业和商贸为主要产业。农业上,这里盛产优质水稻,所产大米颗粒饱满,口感香甜,深受消费者喜爱。此外,小北河镇还积极发展特色养殖,如养殖鱼类、虾类等水产品。在商贸方面,小北河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形成了多个专业市场,如农产品批发市场、日用品批发市场等,商品种类丰富,吸引了周边地区的众多商家和消费者前来交易,商业氛围十分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