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辽宁省中部,辽阳市城区东部,有一片充满故事的土地——文圣区。它总面积达301.8平方千米,地处大沈阳经济圈和沈辽鞍经济腹带的中心地带 ,地理位置优越,如一条纽带,串联起周边城市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一、行政区划与乡镇风貌
文圣区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即庆阳街道办事处和东京陵街道办事处 ;还有2个镇,分别是罗大台镇和小屯镇。这里共有23个社区、43个建制村和1个合作社,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城乡生活图景。
(一)罗大台镇
罗大台镇历史悠久,镇名来源饶有趣味。清顺治年间,罗大罗二哥俩移民到此定居,村西头有个烽火台遗址,被俗称为大土台子。罗二为人忠厚热情,村民便把罗二家驻地命名为罗二大台,后因谐音简化,先后叫罗尔大台、老大台、罗大台、罗台。镇内的张书村,明代万历年间叫“张序班屯”。清顺治十一年,一位闯关东到此的张姓说书先生很出名,后来人们称村名为“张书板屯”,后改名为“张书村”,村内的张书酒厂最早可追溯到清朝末年的“永泰烧锅”,是辽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酒香醇厚,承载着当地百年的酿酒工艺与文化记忆。
(二)小屯镇
小屯镇近年来在文旅产业上大放异彩。镇内的谷里露营基地成为露营爱好者的集聚地,每逢周末傍晚,这里便热闹非凡,帐篷林立。游客们围着篝火欢歌起舞、观看山谷崖壁电影、聆听围炉音乐会,还能品尝特色美食,感受别样的休闲时光。小屯镇还将农旅深度融合,大力开发乡村文旅项目。太子岛上的十里画廊景区就位于小屯镇,这里新建了天空之境、水雾栈道等景观,并增加餐饮服务、古典游船等项目,其二期工程也即将开工,未来将为游客带来更多新奇体验。
(三)庆阳街道
庆阳街道有着独特的生活氛围,居民们生活节奏悠然,邻里关系和睦。街道上有各类生活设施,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街边的小店各具特色,从传统的手工艺品店到充满烟火气的小吃摊,应有尽有,展现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四)东京陵街道
东京陵街道因东京陵而闻名,这里历史遗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东京陵的苍松翠柏间藏着清王朝肇兴的密码,周边居民世代守护着这片历史文化之地,传承着与之相关的故事与记忆。走在街道上,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几百年前的历史风云。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文圣区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战国时期。战国燕在此置襄平县,开启了这片土地的建城史。东晋元兴三年(404年)建辽东城,此后历经朝代更迭,这里一直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城镇。辽金时期置辽阳府,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辽阳州,属奉天府。
“文圣”之名也颇具渊源。据《辽阳县志》记载,在明代洪武年间,域内曾有一座文庙,规模宏大,气象森严,是当时儒家文化传载的圣地,文圣的名字就由此得来,也奠定了此地深厚的文化根基。1949年设文圣区,1960年改公社,1980年复改文圣区 。1999年,撤销太子河区太子河乡,将其所辖的裕民村、国庆村、太子河村、兴隆村划入文圣区(东兴街道)。2011年,文圣区经历了较大规模的行政区划调整,将武圣、文圣、襄平、南门、东兴(不含河东创业队)5个街道划归白塔区;将灯塔市的罗大台镇,太子河区的东京陵乡,辽阳县的小屯镇(耿家屯等6个行政村除外)划入文圣区,面积由46平方千米增至305平方千米 ,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圣区融合了多民族文化。从战国时期的燕文化,到辽金时期的契丹、女真文化,再到明清时期的满汉文化,多种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了独特而包容的文化氛围。例如东京城的建筑风格,就体现了满汉文化的融合,既有满族帐篷的形制信仰,又融入汉族宫殿的斗拱飞檐。
三、历史人物
文圣区这片土地孕育了许多杰出人物,他们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为家乡乃至国家做出了贡献。
何经涛,1973年9月出生,是辽阳市文圣区人民法院的杰出代表。1995年5月,他踏上人民法院工作岗位,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后担任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多年来,他坚持自费订阅10多种杂志,一有空就钻进图书馆,读书心得达上百万字,还将报刊上剪下来的典型案例装订了10多本。他不仅业务能力超强,政治素养也过硬,在面对外界诱惑时,始终牢记法律至上的理念。2008年,他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即便如此,仍坚持一边透析,一边钻研法律、分析案例,还在病床上成功调解多起案件。2009年肾移植手术后半年,他又重回热爱的审判岗位,全身心投入工作,26年来办理的案件从未出现错案及上访案件 ,是守护公平正义的忠诚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