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哑婆的符板消息几乎同时传来:"鬼市灯市,有仿。"
白小芩赶到暗市时,月已西斜。
青石板路上飘着纸灰,三五个匠人蹲在檐下,照着小满的纸人模样扎新的。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举着纸人跑过,撞翻了老妇的陶灯,老妇却不恼,捡起火种重新点上,嘴里念叨:"我儿去年走的,今早梦他回来,说路上有光。"
白小芩的脚步顿在巷口。
她本想喝止这些"粗制滥造"的纸人,可抬眼望去,东边卖油的老张正把纸人火种插进米缸,西边说书的王先生将纸人供在亡妻牌位前,火光映得牌位上的"王氏淑贞"四个字暖融融的。
她突然想起唐绣娘的话——"递火的动作",原来信一旦开始传递,就不再属于任何一人。
黑水渡的灯塔在此时晃动。
墨十三倚着栏杆,掌心的银线传来细密的震颤。
那不是言语,是一段段"动作记忆":小满咬着嘴唇剪纸,唐绣娘咳着绣针,沈槐独眼里的血泪,赵三斤揉着发红的眼叠纸马......他摸出塔顶那只笑脸鸢,旧刀在纸面上划出轻响,削下一片带着岁月痕迹的纸皮,混进新纸浆里。
新扎的纸人还是无面,双手捧火。
他将纸人挂在灯绳上,风过时,纸人微微摇晃,仿佛真在递火。
旁边柳三更的灯傀立了许久,突然发出沙哑的声音:"......这次,我看得见。"
百年后的雨夜里,扎纸鸢的女童揉了揉眼睛。
她刚翻开那本泛黄的古籍,夹页里的微型纸鸢就亮起淡金文字:"灯不灭,线不绝,信者自渡。"她咯咯笑着把纸鸢挂在窗前,忽见窗外泥地里,缓缓升起一只焦黑的纸人。
它双手捧着火,火中影影绰绰映出几个模糊的脸:扎羊角辫的小丫头、鬓角斑白的绣娘、独眼的老仵作......
纸人走到窗台前,将火种轻轻放进陶灯。
火光"轰"地炸开,映得墙上影子连成一片——是无数双手,从左到右,从老到少,正传递着跳动的灯火。
地脉深处的"心光之网"轻轻一震,仿佛有谁在低语:"这次,火是你点的。"
晨雨初歇时,义庄的陶灯仍亮着。
檐角铜铃被风掀起,抖落几点水珠,正滴在窗台上那本古籍的封面上,将"阴行诡籍录"几个字晕染得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