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桥镇往西七八里便进入了山区,说是山区,实际上却是众多丘陵聚集在一起。山都不高,一两百米,但连绵起来却也蔚为壮观。
山与山之间有些地方较为平坦,当地人把这种地方称之为坳。有些山坳几户人家,大一些的几十户人家,这些地方的村落便是户贴上的乡管地区。
从朱桥镇往西能看到好几个村落,村子都不大。山坳不好存水,水稻种植不易,村民们只能种植一些较为耐旱的农作物,例如番薯。
番薯是外来物种,但此时在陈汉王朝的南方地区已经广泛种植。听说在江南地区,一亩红薯亩产可达四百到五百斤。除了番薯还有玉米,不过玉米这东西,种的人少,可能是相比较番薯,玉米的这个口感让长吉县的村民们接受不了吧!
除了种地,山里的村民还烧炭,真正的靠山吃山。
从这几个小村庄再往西走,便能在群山之中发现一个大些的村落,估计有七八十户人家。此地名为朱家坳,村民们除了种粮,还兼职开矿,什么矿呢?石灰矿。
陈汉初期对于私人开矿管理是极为严格的,按照《陈汉律》规定,矿产都是官家的,禁止私人开采。未经许可的采矿行为视为盗窃官物,轻则杖刑,重则没收家产并处以死刑。
同时你要是采矿的地方是在农田或者山地,那也不行,不能破坏耕地,这属于盗耕田宅,蓄意隐瞒田产。这又是另外一条罪了,被发现了要么没收田产,处以罚金税款,甚至还会有体罚。
但是民间对于石灰的需求旺盛啊,石灰不仅是建筑材料,甚至在医药、民生方面都有需求,你这需求大而供应跟不上,那不就得出问题嘛。
一开始是勋贵、勋臣盯上了这些需求。地方官府也不敢管,谁敢管啊,查一家祖上不是开国功勋就是与皇室有关系。后来宦官也加入到了这场利益的瓜分之中。
前面说过陈汉初期撤了中书省以及宰相,原本这些部门以及职位是为了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毕竟皇帝虽然是超品,但毕竟不是神啊,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在这之后皇帝便让身边的宦官帮助自己处理政务,在皇帝的思想里,宦官是自己的家奴,他们的权利是自己给的,肯定是一心一意的辅助自己。
皇帝已经不完全相信自己的臣子能把民间的想法告诉自己了,因此,皇帝便派遣宦官到民间替自己看一看。特别是一些矿区,矿税监便是替皇家看着这些重要资产。
但是人心是多变的,人的贪欲也是多变的。宦官们到了地方,地方孝敬着,官府恭迎着,别提多潇洒,面对着这些矿,不心动怎么可能,因此不少宦官也加入到了这场利益分配中。
渐渐的民间开采越来越多,到此时,地方官府基本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开矿能给县里、州府带来财税收入。烧制石灰需要煤、需要炭这些燃料,需要运输,甚至开矿还要人,能促进就业还能增加财税,地方官府管理也就没有那么严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