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还是当官的,有功名的可不仅仅是当官的,还有那么多举人、秀才呢,所以朝廷规定,举、监、生员免除赋税二石,免除家里两口人的杂役。
对于已经致仕的官员,按照退休时的品级的百分之七十免除相应的赋税以及杂役人口。
可以说这对于士大夫阶层是极为优待了,而当今天子,在这方面进行了更细致的规定,直接从之前的免税多少石,变成免田亩多少。
按照新的规定,京官一品免田一万亩,一下递减,八品免田两千七百亩,外官减半。致仕者免本品十分之六;未仕进士免田最高三千三百五十亩,未仕举人免田一千二百亩,生员、监生八十亩。
其中重点关注了还没有做官的进士和举人,还没有官员品级的进士最高可以免除三千三百五十亩的田赋,举人则是一千二百亩。
那么现在就有问题了,也就是有功名的人他未必有这么多田。于是民间就有一项骚操作,那就是让别人的田记在这人的名下,名曰“投献”。
举一个例子,某个村出了一位举人老爷,按照朝廷规定,他能免除一千二百亩的田赋,村子里有人不想交税,于是主动把他家的土地投献给举人老爷,不仅不收钱,而且还每年给举人老爷地租。
听起来是不是很魔幻,但里面的逻辑是这样的。村民种的地是国家的,要给国家交税而且还需要服役,那如果他将土地投献给举人老爷,那么这些土地就不需要交税,而他只需要每年给地主老爷地租,这个地租或许比赋税更低。同时因为给举人老爷种地,挂靠在举人名下,人头税都不用交,一些杂役也不需要再服。
这对于很多村人和地主来说,可以说是一场双赢,真正受损害的是朝廷。
在这种局面下,越来越多的人自愿“投献”到地主名下,地主的土地也就越来越多,双方甚至在投献之前还会签订相关的书面文书。但实际上,到了后期,这些土地在名义上已经属于地主,而不再是原先的百姓。
这就相当于地主从法理上已经拥有了这些土地的使用权,而那些百姓没有。而此时的地主,拥有这么多土地之后,还想要更多,就主动把主意打到了百姓们的头上,一些强买强卖的现象屡见不鲜。
可能你要问了,不是固规定了免税的田亩数量吗?这么兼并下去难道就不会超?当然会超过免税的田亩,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一些地主因为本身就是官员,因此他们会和当地的官府勾连在一起,将超出的部分田亩又重新安在那些百姓们的头上。这样一来,这些百姓就需要交两份钱,一份地租,一份朝廷的赋税,甚至于这些土地还不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