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晨雾还缠在稻田边上不肯散去。我蹲在试种田埂旁,指尖轻轻拨开几株嫩绿的秧苗根部泥土,检查着根系生长情况。露水沾湿了袖口,凉意顺着手腕往上爬,我却顾不上这些。
身后传来脚步声,是张大叔带着几个年轻人来了。他们手里提着竹篓和锄头,脸上带着昨夜未散的兴奋劲儿。
“悦娘,我们来得早不早?”张大叔咧嘴笑着,眼里闪着光,“昨晚我一宿没睡好,想着今天能亲手种下这新稻子。”
我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正好,现在正是最佳移栽时间。”说着,我从随身布袋里取出一小包种子——这是系统刚解锁的“灵泉水稻2号”,比上一批产量更高、抗病性更强。
“咱们先从这块地开始。”我指了指前方那片已经平整好的田地,“你们按照昨天教的方法,行距三十寸,株距二十寸,深度不超过两指。”
几个年轻人立刻动手,动作虽略显生疏,但格外认真。张大叔则在一旁来回走动,一边看一边念叨:“这土松得不够匀……哎呀,你那株插歪了!”
我忍不住笑出声:“别急,慢慢来。种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就在这时,林婶从村口匆匆赶来,脸上带着几分激动:“悦娘,王家村的人来了,说是想看看你这稻子怎么种的。”
我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让他们来吧,正好今天要示范移栽技巧。”
林婶应了一声,转身又跑回去带人。我看着眼前的田地,心里忽然涌起一股踏实感。从最初一个人摸索,到现在村民自发学习、组织互助,一切都在悄悄发生变化。
太阳升到半空时,王家村的几位代表也到了。领头的是个四十来岁的汉子,姓刘,说话直来直去。
“我们村去年收成不好,听说你这稻子长得快、产量高,就想来看看能不能学点经验。”他打量着眼前的田地,眼神里透着期待。
我点点头,请他们先坐下,又让人搬来几盆已经育好的秧苗做演示。
“种稻子最关键的,是前期准备。”我边说边拿起一把秧苗,“你看这根须,粗壮洁白,说明育苗成功。如果根发黑或者枯萎,就不能用了。”
刘叔等人听得仔细,有人还掏出小本子记笔记。我继续讲解移栽技巧、施肥方法,以及如何判断水分是否充足。
“这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看叶子的状态。”我指着一株刚插下的秧苗,“如果叶子挺直,说明水分够;如果稍微卷边,就得补水了。”
刘叔听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难怪我们村的稻子总长不好,原来是这些细节没注意。”
讲解完后,我请他们去试种田实地观察。几位代表围着田地转了几圈,时不时蹲下来摸摸泥土、看看叶色。
“确实不一样。”刘叔蹲在田边,用手指戳了戳土,“这土质比我们那边松得多,看来是翻整得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