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是。”我点头,“种田如行军,得有前军、后备、奇兵。”
苏芸忽然道:“物流呢?上次南塘领种,走了两趟才送齐,耽误了整地。”
我一顿,随即翻开日志后半部分——运输记录、人力分配、加工周期,全都散在各页,从未整合。
“你说得对。”我合上日志,“生产不能只看田里,得看从种下到卖出去的全过程。”
我起身,从柜中取出系统自动生成的《生产流程图》,贴在墙上。一条线从“种子发放”开始,经“播种”“管护”“采收”“初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环环相扣。
“现在,我们来拆开每一环。”我拿起炭笔,“谁负责?耗多久?卡点在哪?”
林婶指着“运输”一环:“牛车慢,一趟南塘来回要大半天,载重还小。”
“智能灌溉器能自动浇水,能不能也做个自动运货车?”苏芸问。
我心中一动,调出系统“高级农具坊”。目光扫过“自动耕地机”“快速收割机”,最终停在一项灰色条目:【模块化运输车——需解锁条件:完成“高效物流链”任务】。
“系统有这功能,但还没开。”我道,“不过,我们可以先试人工优化。”
我画出新方案:中心集散制。在村中设仓储点,每日清晨统一分配种子、工具;采收后,各户将作物送至集散点,统一初加工、打包,再由李商人车队定时运出。运输频次从“随叫随走”改为“每日两班”,人力车与牛车搭配,错峰出行。
“还能再快。”苏芸拿出一张地形图,“北坡有条旧渠,通溪,若修一段滑道,竹筐顺水漂下,省一半脚力。”
我立刻调出系统检测,【地形坡度适宜,可建简易水运道,成本:竹材300根,工时8人/日】。
“建。”我写下计划,“三天内完工,作为新模式试点。”
林婶皱眉:“可这么改,农户得听统一安排,有人怕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