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是初步拟定的合作条款。”我指着其中一条,“工匠按工分计酬,安全责任由管理方承担,但违规操作除外;投资人按投入比例分红,每季公开账目;所有建设进度,每月初在仓房公示。”
有人问:“若有人中途退出呢?”
“可转让份额,但须经多数股东同意。”我答,“新基地不是一人之业,是大家伙儿一起拼出来的路。”
讨论持续到傍晚,条款逐条敲定。有人坚持要加一条“技术保密”,我却摇头:“技术不藏私。但凡来学的,只要肯干,就教。可若拿去另立门户、损人利己,那便是背信,人人可究。”
最终,三份文书落笔签字,按上手印。红泥印在纸面绽开,像一簇簇新生的芽。
签约毕,李商人忽然从包袱里抽出一卷竹简:“这是我早年走南闯北时攒下的,几页关于暗渠引流的图样。原是备着防旱用的,一直没机会试。如今你们要建新田,或许用得上。”
我接过竹简,指尖抚过上面精细的刻线。一道道沟渠走向、落差设计、分流节点,竟与系统推演的最优路径有七分吻合。
“这图……”我抬头,“您愿授权我们使用?”
“用,当然用。”他笑,“但有个条件——等新渠通水那天,我要亲眼看着水从第一道闸门流进来。”
我郑重应下。
次日清晨,我在村中广场支起一张长桌,桌上摆着东原的舆图、土壤报告、合作文书副本,还有一小袋灵泉水稻的种子。村民们陆续围拢过来,有人问:“云娘子,这是又要折腾啥?”
我拿起那袋种子,举高了些:“这不是普通的米。它长在咱们的地里,卖到镇上酒楼,能让掌勺的师傅说一句‘这饭香得不一样’。”
人群安静了一瞬。
“现在,我们要在东原,种出更多这样的米。”我继续道,“新基地建起来,需要人挖渠、整地、搭棚、管水。工分照计,报酬照发。将来收成好了,入股的分红,不入股的也能优先雇用。”
一位老农拄着拐杖走出来,眯眼看着舆图:“东原那片地,我年轻时去过。荒是荒了些,可土是好土。早年村里也想开,结果才挖了三天,天降大雨,沟塌了,人也伤了,后来就没人提了。”
我点头:“您说得对。那次是天时不巧,也是准备不足。可如今我们有图、有钱、有人,还有前车之鉴。不会再让同样的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