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傍晚。
池越坐在秦晔工作室的地板上,背靠着堆满素描本和《编剧圣经》《故事》《电影分镜语言》这类工具书的矮柜。
他膝盖上摊着秦晔的旧剧本《野芦苇》的修订版,边缘贴满了彩色索引贴,像是被反复翻阅过无数次。
黄昏的光线透过重重纱帘,将秦晔的侧脸镀上一层毛茸茸的金边。
他正在修改《镜中花园》的剧本分镜,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偶尔停顿,像是被什么无形的阻力绊住。
桌上摊开的笔记本里夹着导演的邮件打印稿,边缘用红笔密密麻麻写着批注。
最近秦晔的状态好转了许多,又重新开始写剧本,通过邮件和导演沟通剧本内容。
电影导演是秦晔之前合作过的文艺片《野芦苇》的导演。
凭借这部作品,导演拿下了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大奖,秦晔也斩获了亚太电影节最佳编剧和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当时制片人还开玩笑说他们是“低成本组合”。
——全片只用了一百二十场戏,比商业片少三分之一,但拿了七个奖。
两个人合作的经历很愉快,听说他在创作新剧本,导演便时不时给他发邮件联系。
邮件里总夹杂着行业八卦:“王导演的团队在找精神病题材本子。”
“评审团主席喜欢元叙事。”
——这些碎片像希区柯克说的“炸弹理论”里的定时器,秦晔知道是导演在提醒他“deadline在电影节申报前”。
之前秦晔状态不好,没有理会。
最近查看旧邮件时,发现对方甚至附上了法国CNC剧本开发基金的申请表格。
他终于大发慈悲回复了一句:“第三版分场明天发你。”
池越抬头时,发现秦晔已经盯着同一处空白看了太久,眼神涣散,他柔声唤回秦晔飘飞的灵魂:“卡在哪里了?”
秦晔的睫毛颤了颤,慢慢回神,用手中的笔尖点了点纸面:“第三幕,医生给主角注射‘记忆稳定剂’的那场戏……我在想用特写还是长镜头。”
他抬手捏了捏鼻梁,那里有一道浅浅的压痕,最近戴眼镜的时间变长了。
池越合上剧本,走过去,俯身看他的分镜草图。
阳光将他的影子投在分镜稿上,与秦晔的轮廓重叠。
池越看了一会儿,建议道:“如果用特写,可以拍针管推入的瞬间,瞳孔收缩的细节……但如果是长镜头——”
他伸手虚虚框住秦晔的视线:
“从病房的监控屏幕拍,隔着玻璃,模糊一点,反而更有‘被观测’的感觉。”
秦晔抓住他的手腕,在他指尖落下一个轻吻,他的眼神恢复了焦距,却带着某种危险的探究。
“你什么时候懂分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