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m.ibqg.vip最快更新!无广告!
周夫子这才示意王信和刘锦阳找位置坐好。
王信身高就在这,他可不会坐到后边。
前面还有一个位置,他想也不想的直接坐好。把自己背着的笈放好,从中拿出笔墨纸砚和书籍,准备听课。
刘锦阳也找好座位,和王信同样的操作。
何谓笈,谓学士所负书箱。多用竹、藤编织,用以放置书籍、衣巾、药物等。从木,及声。
是不是和现代的背包很像,这是我能找到的最像的
大多数笈都是这样的,或者是藤编的
周夫子开始讲课,几个童生都认真听讲。
他讲的是四书中的论语,王信觉得周夫子和爷爷比起来,讲课的方式很不同。
爷爷是非常规矩的讲解文章含义和可能涉及到的考试试题。
周夫子是更加注重这些文中所涉及到的民生民情问题。可以说是侧重点各有不同。
从周夫子的讲课中,可以窥见,他当初应当是一位非常关心民生的好官员。
讲解的很多东西都深入浅出,让王信茅塞顿开,感觉要是在做策问的时候,应该能更加言之凿凿。
刘锦阳比王信的感觉还要深刻,这种讲课方式他可是第一次接触,在这让他觉得自己以前的学习实在是太浅薄。
幸好他没有坚持去院试,幸好他死缠烂打让父母替他求来了这次入学的机会。幸好,幸好。
大约讲解了多半个时辰,周夫子给他们布置了一篇文章,就走出去。
王信开始思考该怎么作文,几位学生虽然都想要互相认识,可是现在是上学的时辰,他们不敢大声喧哗。
午时中午休息,除去离得远的学生,王信和刘锦阳他们可以回去吃饭。
周夫子宣布了中午休息,还有下午上课的时辰之后,教室中才开始热闹起来。
其他三位学生都冲着王信和刘锦阳自我介绍,二人也赶紧都自我介绍一番,互相初步认识了,才各自去吃饭休息。
这三个学子分别是李思远年二十,杜尚知年十八,周谦昱年十七。
这其中李思远的乃是城中富豪商户李家的子弟,也就是王信去王金陵赶考时候遇到的李家的子弟。
前文也说过,这些商户为了让后代可以科考,就会选出那些有天分的读书苗子,脱离商户,另起一支,也算是变相的改换门庭。